单孔胸腔镜手术、精准肺段手术、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3D重建、AR/VR/MR(虚拟/增强/混合现实)……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的系列最新微创手术技术的应用吸引了来自全国医学界胸外科医生们的目光。
计划招20报名人数破百 啥学习班这么吸引人?
日前,由中国医大附属四院胸外科组织的“2019年第二期胸部微创手术学习班”圆满结束。原本计划只招生20人的小规模学习班,一举吸引了来自浙、陕、赣、黑、吉、辽等省份在内的全国各地50多家三甲医院的100多位胸外科医师来沈“取经”。
外科医生们的学习热情之所以如此高涨,全因这个学习班真“有料”——3D重建技术的学习和应用,让胸外科医生们趋之若鹜。
经过为期2天的理论学习、专家演示及模拟实操,百余名胸外科医生们系统地学习了胸外科领域最前沿的3D重建技术,部分青年医师还顺利完成了胸部微创手术培训中的胸腔镜模拟训练器和动物实验课程。
中国医大四院胸外科微创手术技术蜚声学术界
近年来,中国医大四院胸外科在深耕临床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在胸外科前沿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单孔胸腔镜手术、精准肺段手术、剑突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等一系列最新微创手术成果,引起了各界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并在国际知名SCI期刊发表。科室在AI、AR/VR/MR(虚拟/增强/混合现实)等前沿医学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喜人成绩:课题《增强/虚拟现实技术在胸外科教学中的应用》,获批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科研立项;与辽宁省邮电规划设计院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开发胸外科MR系统,获邮电设计院千万元级科研立项;与IBM-沃森医疗AI部门合作开展AI在胸外科的应用研究等等。
大医风范:不怕饿死师傅 只为让更多患者受益
先进医学技术是现代医学发展最重要的标志,中国医大四院胸外科不满足于仅作先进医学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还加强合作与交流,走开放型医学发展之路,作这些先进技术的传播者和推广者。
近年来胸部3D重建技术迅猛发展,已成为助力胸外科微创手术的利器。中国医大四院胸外科是东北地区最早开展胸部3D重建技术的单位,在3D重建和AR/VR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经验。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医大四院胸外科主任杨雪鹰却从没把这句话当回事儿。如何帮更多患者减轻病痛,从微创手术新技术中受益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和追求。正是因为这份大医风范,才让新技术快速在各大医院得到临床应用,让更多患者从中受益。
为了让更多胸外科医生提高3D重建技能,丰富胸腔镜手术经验,中国医大四院胸外科于2019年6月21日至22日,举办了“第二期胸部微创手术学习班•3D重建专题”。
学习班通告发出后,受到了全国各地胸外科同道们的密切关注和热烈响应,报名学员一增再增,最后共有包括哈医大附属一、二、四、肿瘤医院,吉大附属一、二院等在内的50多家三甲医院的100多位胸外科医师,前来中国医大四院参加胸部微创手术学习班,系统地学习了3D重建技术的使用和技巧。
医学新技术的发展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中国医大四院胸外科的同志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扎实做好本职医疗工作的同时,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在发展我国医学事业、绘制新世纪医学蓝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