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开放合作看辽宁】营口自贸区:以最佳营商环境和开放姿态高速崛起)
7月3日,辽宁省委网信办组织开展的“开放合作看辽宁 网络媒体辽宁行”系列走访活动第二站来到营口。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媒体以及自媒体人、网络达人60余人,对营口自贸区等单位和企业进行了走访。
营口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结合部。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既在“带”上,又在“路”上。
2017年4月10日,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挂牌成立,依托于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建设。营口片区位于营口主城区西部,实施范围29.96平方公里,国家赋予营口片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一个枢纽”的战略定位,即:围绕港口核心战略资源和营满欧大陆桥,建设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和高端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构建国际海铁联运大通道的重要枢纽。营口片区重点分为五大功能区块,分别是旅游休闲健康产业集聚区、科技研发及新兴产业集聚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现代物流商贸产业集聚区、平台经济和总部经济集聚区。
营口片区挂牌以来,以“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着力打造东北最佳营商环境。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已开设34个服务窗口,进驻派驻单位7家,实现了“一站式”办公及审批事项网上办理。截至目前,营口片区共推出269条创新政策,形成78项典型案例,其中1项在全国复制推广,24项在全省复制推广。2018年11月,“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口片区以制度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做法得到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表扬。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带动优势项目相继入驻。格蕾森全球购跨境电商展示展销、营口查普曼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装甲门、辽宁供销汉吉斯跨境冷链产业园、相益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年产340万吨玉米特强粉、传化集团国际供应链管理基地等一批优势项目纷纷落户。为进一步融入“17+1”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先行区建设,制定了深度对接中东欧的《营口方案》,积极筹备建设中东欧17国国别馆,努力打造具有营口片区特色的双向经贸合作园区。
营口综合保税区是中国东北沿海唯一一家综合保税区。2017年12月21日获国务院批准;2018年12月27日,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验收;2019年4月10日,营口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营口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85平方公里,重点分为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保税服务三大功能区块。享受税收、贸易管制、保税监管和外汇管理四大方面的优惠政策,具有“进口报税、出口退税、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自由港”特点。
营口片区作为辽宁自贸区三个片区之一,集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高新区和综合保税区优势于一身,形成了“三区叠加”、“多轮驱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营口港是欧亚大陆桥新的桥头堡,是营口片区的核心战略资源。营口港已与5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多个港口实现通航。营口港与营口片区联动发展,构建成本最低的海铁联运体系,海铁联运量全国第一,极大的节约了运输成本,成为商家首选之地。
营口片区挂牌两年来,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指示精神,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扩大开放为出发点,以制度创新为落脚点,以项目建设为着力点,在全国首创了60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3月,“推动形成国际绿泥石海运规则中国标准、提升产品出口竞争力”创新案例被国务院自贸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简报采纳;5月,“实施船舶安全检查智能选船机制”被国务院纳入第五批复制推广改革经验,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辽宁自贸区总体方案》123项试验任务,已经完成107项,完成率87%,《国务院、商务部要求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109项任务,目前已完成104项,完成率95%,一个海陆空体系完备,港区联动发展,内外载体互动,助力东北振兴的崭新开放格局已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