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凌源在全市率先创新建立河道总警长)
凌源市加大环保设施建设力度 刘勇摄
本报讯(记者 刘勇) 日前,记者随朝阳市人大检查组采访时获悉,凌源市委、市政府为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实施河长制,建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总河长,分管城建、农业、环保的副市长为副组长,市直部门领导参加的河道单管网格化体制,乡镇街、村(社区)都建立“河长”组织,并创新建立河道总警长,公安局局长任总警长,各乡镇街派出所所长为河道警长的管理模式,五级河长、警长定期巡检河道,及时解决工作遇到的问题,促进了水环境稳步提升。
据了解,凌源辖区共有三条河流,分别是大凌河西支、青龙河、渗津河。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从严管理保护水资源,凌源市出台了《凌源市水质达标工作方案》,印发《凌源市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使其逐步进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水务、生态环境、保护区管理机构等加大河道巡查力度,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同时,强化涉及排污企业的整顿、管理,生产废水的排污者,除按环评要求上足设施外,严格污水达标排放,环境监测机构按照规范要求,定期进行监测,对不达标或超标排污的行为,坚决给予重罚。
据介绍,近日,市、乡镇两级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支付近百万元清理河道及两岸堆放的垃圾、杂物等,清运数量达52.5万立方来,仅大凌河流域清运垃圾超过20万立方米,不仅为汛期行洪创造了条件,也为水质达标提供了有利保障。为合力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凌源市政府积极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开展有效治理工作。水务部门加大对“河长”的考核管理;农业农村部门采取措施减少化肥、农药面源污染;畜牧发展部门从治理畜禽粪便达标排放入手,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卫健部门对产生医疗废水的医疗机构从严管理,做到达标排放;财政部门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各乡镇街按河长制会议要求,严格落实工作责任,结合入河排放口的普查,取缔违法排污口,各级河长不定期巡检巡查所负责的河道,积极清理垃圾、杂物等,确保完成“四清任务”。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凌源市委、市政府表示,下一步,凌源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依据省政府提出的“突破水”的目标,大力调整生产结构,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持续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加速凌源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让老百姓切身体会到“鱼翔浅底、清水绿岸”的生态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