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移动积极推动“5G+”业务发展)
6月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移动颁发了5G牌照,5G正在加速到来。中国移动辽宁公司大力推进5G产业成熟,聚焦交通、教育、医疗、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金融等垂直行业,加强5G行业应用研发和商业模式创新。
5G+人工智能
5G给移动机器人带来更高效、更可靠、更柔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5G的峰值速率为4G网络100倍,5G网络时延低至1毫秒。5G通信可联网设备数量增加10-100倍,覆盖面积更广泛,意味着AGV机器人方案可以因为网络技术的改进而更好的获得整体数据信息,为方案设计提供更有效快捷的数据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网络通讯上的成本。
5G夜视无人机。在无人机基础上搭载热成像摄像机,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实现对热成像图像中的关键目标的自动识别,能够实时判断夜间或火灾等场景下的人、物,在安全巡逻和救灾等场景能够发挥巨大作用。
5G联网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在应急通信方面,可以解决传统应急通信车、卫星通信、系留式无人机低空站无法到达的区域,实现全天候的应急通信保障。应用于高层消防,成为城市高楼层消防灭火攻坚利器。应用于森林防火侦查救援,利用5G无人机实时回传侦察数据,辅助指挥决策,为森林防火提供有力支撑。应用于电力巡线,成为电力巡线行业的科技生力军。应用于农林植保,成为科学药品配比、精准喷洒虫害防治、粮食丰收好帮手。应用于遥感测绘,实现安全、快速、高效全流程作业。应用于城市安防,实现快速响应、机动灵活、上帝视角、全局掌控,成为城市安防科技利器。
5G+云计算
在5G时代,可以依靠5G超高速率和超低时延的特性,为用户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通话场景,并且还可以通过动作识别,进行更加丰富的对话体验。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5G全息通话将会在全息直播,娱乐,智慧远程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家庭等垂直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
结合大数据内容与人脸识别,以公共服务设施的形式出现,为用户提供更多定制化的推送内容,让生活更加便捷,高效。
5G+智慧电网
智能电网的“魔力”令人惊叹,它可实现故障处理“毫秒级”。据了解,基于5G的智能电网系统,不仅能智能配电,而且能迅速故障定位,实施故障隔离,故障处理毫秒级。它通过精准控制,优先切除、中断非重要负荷的电源,比如电动汽车充电桩、工厂内部非连续生产的电源等。据工作人员介绍,针对电网设备点多面广,光缆无法覆盖的现状,中国移动已联合电网企业开展5G智能电网应用项目,示范业务包含了差动保护、无人机巡检、计量等,计划在未来提供定制化的安全切片管理服务。
5G+智慧医疗
中国移动以5G急救车为基础,配合人工智能、AR、VR和无人机等应用,打造全方位医疗急救体系的方案。据介绍,5G急救车上安装了全景、高清、可佩带式三路摄像头,可全方位将车上影像实时无损回传至医院急救中心,利用远程会诊系统、全景技术和VR眼镜,急救中心专家可以沉浸式看到车上影像,犹如置身现场,第一时间贴近病患进行现场抢救指导。该系统能根据病人病情紧急程度、道路拥堵状况和周边医院特色专长等要素自动选择车辆行驶路径,实现车辆精准调配,提高车辆运行效率。
在此基础上,5G急救车即将搭载急诊急救AI模块,不仅可以分析医疗影像,辅助医生诊断病情,还能自动进行人脸识别,提取病历数据,联系专科医生,实现智慧分诊,进一步提高急危重患者的存活率。
5月28日,东北首例5G远程医疗手术会诊在辽宁移动的5G环境下已成功实施。
5G+工业
5G工业现场的沉浸式全景远程监控,实现了全空间的远程监控与辅助操控,可将高清视频流传送至异地,更可以跨区域的辅助现场设备的维护维修,为关键生产设备提供了全视角的健康管理,缩短了设备维修时间,保证了设备连续运行时长,提高了设备健康管理智能化、精细化程度。
不仅如此,5G混合现实特种装备拆装与维修场景也亮相大会现场。针对大型、特种设备等复杂装配流程,采用混合现实技术提供逼真的全息3D模型。培训人员佩戴眼镜,可清晰观察三维立体模型、纹理、位置和运动辅助操作流程指导与校验检查,有效提高了工业企业对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效率,实操性更强。
5G的到来让人期待,随着5G基站的陆续开通,5G+应用将会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的便利和价值。辽阳地区也在加快5G网络规划和建设,目前辽阳地区的广大客户可以到曙光营业厅体验5G的实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