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锦州湿地成了鸟类栖息繁殖乐园)
最近一段时间,小凌河、女儿河等处的不少水鸟成了市民关注的“明星”,它们或在河中捕食、嬉戏,或带着鸟宝宝悠游,成了锦城生态画卷中的美丽风景。春末夏初,包括两河在内的锦州湿地野生鸟类种类丰富,随着我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已有4处区域形成湿地公园雏形,湿地也成为越来越多野生鸟类栖息繁殖的乐园。
锦州湿地野生鸟类逾250种
最近,常有我市野保志愿者、摄影爱好者、市民在微信朋友圈晒出到小凌河、东湖公园、女儿河及海边拍摄的水鸟照片,这些鸟类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乐趣,也成为城市中的生动美景。据市林业草原保护中心介绍,今年我市湿地野生鸟类种类、数量均较往年增加。锦州湿地处在东北区鸟类迁徙的通道上,是东北、东北亚区域鸟类迁徙的中间停歇地,湿地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全市湿地鸟类共有253种,此外还有鱼类124种,兽类动物20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丹顶鹤、黑鹳、东方白鹳、金雕、灰鹤、白枕鹤、大天鹅、鸳鸯、苍鹰等。湿地有植物230种,其中有芦苇、碱蓬、羊草、眼子菜等维管束植物126种,野大豆、珊瑚菜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主要有芦苇群落、苔草类草本沼泽、碱蓬盐化湿地、水莎草湿地、香蒲群落等5种湿地植被类型,这些为野生鸟类生存繁衍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处区域形成湿地公园雏形
“两河是我市湿地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生态多样性也有利于野生鸟类栖息和繁殖。”市林业草原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说。据该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我市湿地资源丰富,根据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统计,我市现有湿地总面积逾11万公顷,位列全省第五。其中包括一个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即黑山绕阳河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两个国家级试点建设湿地公园即北镇新立湖湿地公园、义县大凌河国家级湿地公园,还有一个省级湿地公园即黑山龙湾湿地公园、两个省级重点湿地即北镇闾山湿地和黑山绕阳河湿地。有湿地公园雏形的湿地包括市内小凌河、女儿河两河治理区域,凌海大有沿海湿地区,凌海市内大凌河治理区域,锦凌水库区域。
沿海和两河成观鸟黄金地
据市林业草原保护中心介绍,鸟禽类繁殖主要是春夏季节,夏季较多,主要是六月初,各种鹭类多,如白鹭、池鹭等,沿海和河流湿地至少有上千只。我市两河治理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每年也吸引了大批珍稀鸟类来锦州栖息,如天鹅、大鸨、鸳鸯等“国宝级”保护动物。锦州沿海湿地、大小凌河入海口是野生鸟类主要的栖息繁殖地,斑嘴鸭、赤麻鸭、花脸鸭、翘鼻麻鸭、绿头鸭、凤头潜鸭等就有30余种,约两三万只,在我市主要河流沿岸、水库等地,周边的大小凌河段、女儿河、百股河、东湖公园等也是它们喜欢栖息、繁殖的地方。这些湿地的生态多样性,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而且水质改善,环境好了,野生鸟类也愿意到这些地方来“安家落户”,夏季,这些湿地也成了观鸟的黄金地。
市林业草原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建设和保护好湿地资源对于维护我市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状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全社会都能提升湿地保护意识,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锦州提供重要保障。
(图片由市林业草原保护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