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东西南北建筑师一起唠沈阳 “内容+设计”让老厂房活起来 )
1905文化创意园(资料图片)。张文魁摄
近日,第三届沈阳创意设计周分会场论坛在张氏帅府博物馆红楼室外庭院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东西南北建筑师共话设计的全面振兴”,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建筑师为沈阳历史建筑的文化保护、老厂房的改造献计献策。
把感悟体验融入老厂房改造
1
观点
发言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教授 刘克成
沈阳的很多历史建筑是有讲究的,通过它们可以看到沈阳的实力与东北人的气势。现今,老工业城市都面临转型问题,我认为活力是关键。
对于老工业厂房的再利用,不要过多地去规定和干涉,利用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建筑师在改造过程中,要把感悟、体验带进去,引起使用者的共鸣,这样老厂房就有了新的生命。
观点
2
把工业遗产变成“活的社区”
发言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朱亦民
对于工业遗产的改造要有原则,也要灵活,要把它们变成“活的社区”,而不是样本化的存在。改造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既能满足大众需求,又能自身生存和运转起来,因人制宜,因地制宜。
在工业遗产的改造中,我认为“思索”更重要,对老厂房的精神价值进行探索、追问。
观点
3
把历史建筑的故事讲出来
发言人:迹·建筑事务所建筑师 华黎
沈阳是一座非常有历史的城市,这些历史形成了一种积淀和文化,有很多资源可以挖掘。以沈阳航天新光集团厂区为例,它拥有不同历史时期的老建筑,我们可以加入新的产业,让这些老建筑焕发生机。工业遗产要注入内容和设计,两者缺一不可,把历史建筑的故事讲出来,引入文创,丰富文化价值,可以做成办公空间、展览区域等,让其成为人们喜欢的文化符号。
印刷厂老厂房 变身文创街区
相关新闻
构图大师电影周带来教科书级别的创意理念;沉浸式体验科技给饮食带来的改变,是“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的最好诠释;手冲咖啡体验周让您秒变咖啡大师,开启精致生活……
作为第三届沈阳创意设计周分会场之一,坐落于沈河区惠工街121—3号的沈阳星青年文创陈列街区,成为年轻人最喜欢的“打卡”地之一。这里是由原沈阳市委印刷厂的老厂房改建的,如今成了潮范十足的文创园区。
据沈阳星青年文创陈列街区负责人刘刚介绍,整个街区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以“文化创意”为主的陈列主题街区,不过分依赖销售模式,是形式与众不同的服务型街区。街区以文化为媒介的共享办公室,多媒体的独立办公形式加之浓厚的文化气息,形成一处能带来更多灵感的“家”。
刘刚表示:“待开发区域为商办两用的多功能产业街区,将添加文创品牌、文艺品类等,激发无限创意思维。它将区别于其他街区,造就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
本组稿件由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杨博、杜一鸣、蒋山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