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中国迎来70华诞。70年砥砺奋进,70年沧桑巨变,中华儿女接续奋斗、逐梦前行,写下了壮丽的历史诗篇。
同庆祖国华诞,不忘奋斗初心。即日起,本报开设“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栏目,集中推出系列报道,展现70年来颍淮大地上值得书写的奋斗场景和今天值得深读的改革、创新、发展篇章,为我们续写新时代的新辉煌凝聚磅礴力量。
民以食为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念想,总是离不开吃。
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得讲究、健康,建国70年来,一方小小的餐桌,上演着寻常人家的百味生活,更演绎出阜阳农业迈向现代化的前进历程。
黑龙江省东农三花猪畜牧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注册资金5000万元,由哈尔滨秋林云宴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和东北农业大学共同组建而成,其中:东北农业大学持技术股份20%,秋林云宴公司持股80%,是一家集“三花猪”研发、繁育、饲养、产品深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的现代化畜牧企业。该公司养殖园区占地6万平方米,现代化猪舍17栋,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采用国内最高级别的动物福利养殖模式,配备最先进的整套环保设备设施和粪污处理排放系统,是省内标准最高的花园式生态、绿色、环保示范养殖园区。养殖园区存栏东农三花猪基础母猪1000头,东北民猪母本300头,东北民猪公猪8个品系,400头;年出栏东农三花猪商品猪2万头,年加工“东农三花猪”系列肉制品630吨、冷鲜肉770吨,年销售收入达4000万元。同时,公司拥有实行“统一品种繁育、饲料供应、兽药疫苗使用、健康养殖模式、商品猪保护价收购”的“五统一”大型加盟养殖场12家,“三花猪”饲养量达12万头。
黑龙江省东农“三花猪”畜牧食品有限公司 董事长 万云超
说到东农“三花猪”,有的人可能还不知道。但论起它的“祖辈”——东北民猪、杜洛克、大约克夏,可谓是鼎鼎大名。东北民猪是我国优秀的地方猪种,与日本鹿儿岛黑猪、西班牙伊比利亚黑猪并称为世界三大黑猪种活化石,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地方猪种“大熊猫”美誉;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是当代世界著名瘦肉型猪种之一;大约克夏猪,俗称大白猪,原产于英国,是世界上最著名、分布最广的瘦肉型猪种。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东北农业大学的前辈们就已经开始了对东北民猪的保种与利用。2000年后,东北农业大学校长包军教授带领团队经过8年多的研发,利用东北民猪、杜洛克、大约克夏等品种杂交,终于培育出生长性能、肉质优势等各项指标均达优良标准的“东农三花猪”。它不但继承了东北民猪耐寒、抗病、繁殖率高的优点,更吸收了杜洛克、大约克夏等品种生长速度快、增重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特点,特别是肉质口感香润细嫩,具有无可比拟的口感优势,十分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优秀的畜牧科研成果,要想走出高校的实验室,只有通过企业的成果转化,才能走向市场、进入百姓餐桌。
2014年,黑龙江省东农“三花猪”畜牧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万云超与东北农业大学校长、博士、博士生导师包军积极进行洽谈合作,校企携手助推品种研发培育,派出省内最具权威的科研团队,大力推进新品种研发培育。以博士、博士生导师包军为动物健康与福利团队带头人,3名教授、1名研究员、3名副教授、3名讲师、13名博士、8名硕士为成员,负责东农三花猪健康养殖模式、营养及环境控制的研发工作;以王希彪教授为猪遗传育种团队带头人,2名教授、2名副教授、2名讲师、2名博士和5名硕士为成员,负责固定东农三花猪母本优异性状及肉质的研发工作;以孔保华教授为肉制品研发团队带头人,2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3名博士和6名硕士为成员,负责东农三花猪肉制品提档升级的研发工作。
多年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关爱生命、关爱健康,捍卫舌尖上的安全”为核心理念,引进当代最先进的“福利”养殖模式,不断完善环保、高效、福利的畜牧养殖基础设施,配备配齐了智能环境控制、自动饲喂、粪污处理等系统,构建起科学生态的饲养体系。安全放心的饲料、纯净的饮水、时时监控的环境、愉悦心情的按摩等等措施,充分保障了“三花猪”健康成长。这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福利生态养殖饲养模式,不仅开创了我国北方寒地规模化动物福利生态养殖体系建设探索出了先进的饲养模式,也为以东北民猪、杜洛克、大白猪为主导的民猪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开辟了新途径。先进的养殖饲养模式,使“东农三花猪”的各项指标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2015年,“东农三花猪”获得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金猪奖”。包军教授和万云超董事长分别获“2016中国动物福利公益推广大使”和“2016中国动物福利公益践行大使”荣誉称号。
领导对畜牧产业大发展的明确要求,百姓对健康安全食品的殷切期盼,使企业感受到肩头责任重大。企业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将大力实施“打造顶级品牌,开拓高端市场,建立可追溯体系,确保产品安全,实施“互联网+品牌销售”的发展战略”,打造生猪培育、饲养、深加工全产业链,生产符合“绿色食品”标准的放心冷鲜肉及肉制品,回馈龙江百姓,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新时代、新风尚,餐桌上更讲究绿色、安全、健康。我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质量品牌升级工程”,扎实做好农产品绿色发展和质量管理工作,着力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