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牙齿健康一直是家长们最关心的问题,但是随着家里饮食结构的改变,儿童的牙齿问题也层出不穷。
据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儿童患龋率呈上升趋势。
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个百分点。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个百分点。农村高于城市。
但是,还是有些家长觉得孩子乳牙龋齿不是什么大问题,等换牙就好。
这种说法是真的吗?沈阳市儿童医院口腔科主任吴红告诉你答案。
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
首先从局部结构讲,乳牙的结构和成人牙的结构基本是一样的,当牙坏到特别深的时候,在根尖会形成一种脓肿,而新牙胚就在这个根尖下,这样的话这种脓肿会有一些炎症,会对新生的恒牙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这个牙是必须得治的。
另外从心理角度来讲,很多小孩门牙因为小时候含奶都已经折了,或者是非常黑,这样的时候对孩子的心理会造成一种不好的影响,不敢露出这些牙,也不敢露微笑。
从全身角度来讲,很多牙齿形成炎症性病灶的话,会转移到身体其他器官,长期留存的病灶会引起其它的炎症。
所以乳牙坏了是需要治的,希望大家到正规的口腔医院进行治疗
孩子刚出牙有必要看医生吗?
婴儿辅食中含有糖分,在细菌作用下,糖分变成酸,附着于牙齿上,从而腐蚀牙齿导致龋齿。严重的婴儿龋齿,主要是因为长时间使用奶瓶,常见于前门牙,也叫“奶瓶龋”。只要牙釉质露出牙龈,哪怕只是第一颗牙刚冒白尖,就开始生成龋洞。
所以看牙医要在第一颗牙长出时完成,越晚龋齿概率越大。
乳牙早晚得换,换了恒牙再注意卫生就行?
乳牙坏了之后,确实还能长出恒牙替代。但乳牙期发生的奶瓶龋,损伤的不仅是乳牙,严重者还引发牙龈感染、牙髓病、尖周病,使孩子降低或丧失咀嚼功能。它对继承恒牙也有危害,会影响恒牙发育甚至影响萌出,进一步影响孩子的颌面部生长,“脸歪”、“地包天”等问题可能随之而来。
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选择适合孩子的牙刷和牙膏;尤其是吃完甜食时一定要及时漱口,不要让糖分残留在口腔内。家长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避免发生龋齿。
给宝宝吃得越精细,越有助于消化吸收和成长?
这种认识和做法存在一定片面性,容易给孩子的牙齿发育埋下隐患。
医生提示,牙齿也存在“用进废退”,乳牙滞留发生的原因多是缺乏咀嚼、锻炼不够,致其难以脱落。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在乳牙萌出后,儿童饮食不宜过于精细,可适量进食有一定硬度及高纤维的食物,同时加强口腔卫生,以利于乳牙的自行脱落。
如果你也有其他健康方面的冷知识或者疑问,欢迎在文章跟帖区留言,小编会邀请到沈阳市相关专业的医生专家,为大家进行详细解答,并在下期发布视频。
特别鸣谢:沈阳市儿童医院口腔科主任吴红
文字来源:网易辽宁综合、健康中国头条、新华社、新华网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