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帮一帮,有车祸患者生命垂危,马上需要实施抢救手术!术前需要备血,但他是‘熊猫血’。”日前,有网友紧急求助“沈阳晚报熊猫血互助联盟”,同时求助微信朋友圈:一名车祸患者因伤势严重,被从“绿色通道”推入医院抢救室。可是,又一个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患者被查出是“熊猫血”,他能获救吗?一周过去了,在沈阳晚报及广大爱心网友的齐心协力下,来自四面八方的“熊猫血”志愿者纷至沓来,争先恐后无偿献血。最终,患者的用血得到了保障!
突遭车祸 吉林六旬男子受重伤
“寻求‘熊猫血’(RH阴性B型)!病人姓杨,年近六旬,吉林白城通榆县新华镇马连根人士,5月21日下午出车祸,目前已止血,现住在吉大二院ICU重症监护室,等着做救命手术!医院称至少需要400—800毫升血源备用,救人如救火……”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第一时间与当事人家属杨女士取得了联系。据她介绍,事发当时,父亲跟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去上班,在非机动车道正常行驶时,一辆机动车突然撞了过来,将他连车带人一起撞倒在地。事故导致杨先生全身多处骨折,内脏损伤严重,经医院全力救治,父亲的性命得以保住,但随后需要接受一系列手术。
急坏家人 本报报道带来转机
由于杨先生失血过多,数天以来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住在ICU重症监护室内。手术前遇到的棘手情况是,他是罕见的RH阴性B型血,又称“熊猫血”,非常稀缺。医院从周边县市医院调配到的RH阴性B型血非常有限,且已陆续使用,根据杨先生的用血情况,院方表示,无论手术还是后续治疗,都需要大剂量的“熊猫血”。
这下可急坏了一家人,不过巧的是,杨女士碰巧看到了一篇“沈阳晚报熊猫血互助联盟与爱心团队联动,救助75岁心梗老人”的报道,于是立即向本报互助联盟求助。同时,将信息发到了微信朋友圈。
多方求助 各路“熊猫侠”伸出援手
“当时的情况十万火急,我们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想通过网络渠道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杨女士并未料到,接下来发生的事,实在太暖心。
记者第一时间在“沈阳晚报熊猫血互助联盟”相关微信群里发布了信息,沈阳红十字志愿者、辽宁“熊猫血”联盟相关负责人王建强(网名@熊猫血B型强哥)主动找到记者,在核实了事件的真实性后,开始发动爱心人士献血。网友们纷纷拨打杨女士的电话,另一边,杨女士及家人的微信朋友圈里,好友们也都纷纷转发求助信息。一时间,一个又一个“熊猫侠”赶到献血地点,一场爱心接力开始上演。
爱心接力 逾千毫升血液完成采集
由于沈阳距长春不远,王建强率先赶到医院,体检、验血、采血的过程很顺利,“我现在感觉不错,没什么不舒服。遇到这样的事儿,不能耽误,家人对我的做法也很支持和理解。”
之后,一位中年男子顶着满头大汗赶到献血地点。“您好,我是来献血的,RH阴性B型血。”据介绍,10多年前知道自己是“熊猫血”后,他曾多次献血或者捐献血小板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我还在外地出差,在路上看到朋友圈出现了这样的消息,就直接赶来献血了。”还没等他献完血,一位女士又赶到了,“我也是‘熊猫血’的一员,看到群里的消息就来了。”
短短几天内,多名素不相识的爱心人士前来献血,尽管血液合格率比较低,但看到有那么多人愿意提供帮助,杨女士一家人喜极而泣。截至目前,逾1000毫升的RH阴性B型血已采集完毕,杨先生的用血暂时得到了保障,而杨家人的手机仍然不断地被爱心人士拨通……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高级记者 唐葵阳 文并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