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她用爱挑起生活的重担)
本报记者 吴宏图 文/摄
两年来,照顾百岁的婆婆和植物人的儿子,成了周敏杰每天生活的主要内容。这样两个亲人,确保他们每天的吃喝拉撒,常人都难以想象需要多大的细心与耐心。由于很难保证正常时间吃口饭,周敏杰落下了严重的胃病。面对如此艰难的生活,周敏杰每天在负重前行。
盼望着儿子出现生命奇迹
5月24日,当记者来到兴城市宁远街道南关村村口时,周敏杰正用轮椅推着植物人的儿子往家走。“只要天气好的时候,就得出来给儿子晒晒太阳。”由于路面不平,轮椅推得很慢。偶尔遇到小的沟、坎时,周敏杰得用上很大力气,甚至几次努力才能过去。当轮椅推到小院门口时,由于门槛附近的地面稍高一些,她只好来到轮椅前面,蹲下来,双手牢牢抓住前面两个小轮上的立柱,使出全身力气才把两个小轮拉过门槛。因为用力过猛,小轮过去时周敏杰整个人跌坐在地上。站起身后,她又来到轮椅后面,再一次用足力气把轮椅的两个大轮推过门槛。
周敏杰说:“最难的是把儿子抱上或者抱下轮椅,因为孩子没有意识,身体完全是瘫痪状态,所以上下轮椅都特别难。要是家里有别人帮忙还好一些,靠我一个人真是太难了!”虽然很难,但周敏杰还是在天气好的时候想办法把儿子推出去,晒晒太阳,透透气。最主要的是,只有在轮椅上,儿子才能竖起身体,离开轮椅便只能躺在炕上。周敏杰说:“就是怕孩子在炕上时间太长肌肉会萎缩,所以再难也得让他在轮椅上待一会儿。”
周敏杰的儿子今年才20岁。两年前,乘坐一个朋友的车时,车子发生了交通事故,她的儿子伤得最重。至今,还在通过法律手段维权。周敏杰说,出事前,儿子在外打工时学会了一些技能,没想到这次车祸把他彻底毁了。手术过程中实施了气管切开,至今孩子的脖子上还留有一个金属扣。
除了搬运儿子上下轮椅对周敏杰来说是一个困难外,每天照顾儿子吃饭、喝水、穿衣脱衣尤其是大小便,每一样都不轻松。“尽管现在有了纸尿裤,但照顾这样一个大小伙子和照顾婴儿不一样。”周敏杰说,每天给儿子喂饭的时候,得一手用力扶着他尽可能靠墙待一会儿,然后一口一口把饭菜送进嘴里。
照顾植物人的儿子每天要付出很大辛苦,但周敏杰心里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把儿子唤醒。于是,周敏杰每天时不时地与儿子说一会儿话,尤其是儿子车祸之前记忆深刻的事情。这些话一天都要重复好多遍。周敏杰说,哪怕有一天儿子不能动、不能说,但只要能听懂她说话,眼睛动一下也行。
101岁婆婆是她另一个牵挂
一间房的炕上,每天早上当周敏杰为儿子洗脸、喂饭、“上厕所”等所有活儿干完之后,还没来得及坐下歇一会儿,就转过身把101岁的婆婆慢慢扶起来,几乎与照顾儿子的过程一样:洗脸、梳头、“上厕所”,然后是喂饭喂菜。婆婆因年岁太大听力严重下降,周敏杰即便贴着耳边高声大喊,也很难听清楚。婆婆这两年卧床不起后,周敏杰不敢把她抱到室外,因为担心一旦不慎摔伤,老胳膊老腿就很难康复了。
几年前,婆婆在兴城城里的四儿子家住,四儿子去世后便到了她这里。此时,老人因为年岁太大已经不能下地了。虽然不能把老人抱到屋外,但为了防止老人躺的时间太长得褥疮,周敏杰便在给儿子肌肉按摩完之后,回过头来再帮着婆婆从上到下揉上一会儿。给这一老一小两个人按摩,也成了周敏杰每天一项重要内容。因为一旦得了褥疮,那照顾起来就更难了。最近这几个月老人又添了个“新毛病”,就是白天睡觉晚上不睡,而且经常喊叫。这让累了一大天的周敏杰很难休息,每天晚上她得起来好几回,帮着婆婆盖盖被、换个尿布。
周敏杰一家人的主要收入靠丈夫在城里打短工。有时候找到活还能挣个一百二百的,有时候蹲上一天也没有活儿。每天早上周敏杰5点钟就得起来,先是把一家人的饭做好,接着就是伺候婆婆和儿子。丈夫走后,她便推着儿子到屋外。中午、晚上还得做饭、喂饭。两年多来天天这样度过。“已经习惯了,无论如何也不能倒下,要不然这两个人就活不了。”周敏杰说,自己早已经把感冒发烧不当成病了,哪怕高烧也硬挺着,不能让这一老一小吃不上饭,换不了纸尿裤。两个特殊的亲人谁也离不开周敏杰。
面对这样的生活重压,周敏杰顽强地坚持着。在她心中,每天生活的愿望就是让两个亲人尽可能少受罪。而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子告别植物人状态,还有就是儿子的伤害要有人承担责任,并且拿到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