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警钟长鸣 守望平安)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和年轻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社区居民的生活安全问题日益凸显,与用水、用电、用燃气等相关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安全无小事,小事故破坏生活的正常秩序,大事故导致家庭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甚至造成人员伤亡。生活中许多安全事故并非无法避免,只要我们小心一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可以远离麻烦和危险。
作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发挥组织优势,引导居民增强安全意识,加强科学防范,让居民群众每天的生活平平安安!
出门前检查水龙头是否关闭
前不久的一天早上,平山区东明街道新闻社区居民小赵起床后打开水龙头,发现没有自来水,没有关掉水龙头就匆匆忙忙去上班。
小赵家的居民楼停水并非自来水公司停水,是他的邻居疏通下水道临时关闭了一楼的自来水阀门。小赵上班后,他的邻居疏通了下水道,然后就打开了一楼的自来水阀门,小赵家的自来水喷涌而出。小赵在水槽中堆积了碗、筷和抹布等物品,抹布堵住了水槽的下水口,水槽很快就被注满水,之后自来水流到地上,并且渗漏到楼下的邻居家。警惕的邻居赶紧给小赵打电话,小赵火速赶回家关掉水龙头。小赵家地板被水泡,邻居家天棚多处漏水。因为邻里关系很好,楼下非但没有责怪小赵,还帮助小赵家打扫屋子,小赵千恩万谢。
据了解,我市部分老旧小区的居民楼室内的自来水管道老化,如果遇到外力就会断裂或漏水,而这种安全隐患多数居民并不知情,更无法防范。
另外,老旧居民楼的暖气片也存在老化问题,冬季暖气片爆裂跑水偶有发生。去年冬天,平山区东明街道立信社区居民黄先生突然发现室内暖气附近的地板鼓起来一块,好像颜色也变深。他蹲下来仔细一看,发现地板真的变形,也湿乎乎的。黄先生查找了一下,发现暖气片渗水,急忙找来水暖师傅更换暖气片。倘若不是黄先生发现及时,后果不堪设想。
别忘了关掉燃气总阀门
2018年冬天,平山区东明街道东明社区居民小李家发生燃气爆炸事故,原因是小李做完饭后没有关闭燃气总阀门,而炉灶燃气软管老化发生燃气泄漏,最后导致燃气爆炸,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2016年夏天,本溪港华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到明山区紫金社区居民家检查室内是否有燃气泄漏。在一户居民家,工作人员发现,居民家原来使用燃气热水器,后来改为电热水器,但是,改用电热水器后,并没有拆掉通往热水器方向的燃气管道,只是用一个丝堵堵上了,恰恰这段不用的燃气管道,存在燃气泄漏。工作人员提醒居民赶紧拆掉这段废弃的燃气管道,消除安全隐患。
现在我市多数居民都使用天然气,天然气无色无味,发生燃气泄漏后居民很难察觉。天然气泄漏,如果遇到明火、静电都会引发爆炸或火灾,非常危险。本溪港华燃气公司的工作人员提醒社区居民,使用天然气做饭、炒菜时,不仅要关闭炉灶的开关,也要关掉燃气管道总阀门,这样会更安全一些。
老旧楼的居民用电时要提高警惕
我市老旧居民楼普遍存在供电线路老化的问题,居民使用较大功率的家用电器时,一定要小心。
由于现在家用电器品种繁多、功率大,给老旧居民楼的供电线路带来诸多麻烦,开关烧焦,插座烧焦,线路着火,都不是新鲜事。2017年秋天,溪湖区河东街道河沿社区一户居民家用电磁炉吃火锅,导致电线着火;2018年6月,南芬区南芬街道南芬社区一户居民用电炒锅炒菜,造成电线着火;今年3月,明山区东兴街道八一社区一居民用电磁炉炒菜,电线起火点着了抹布,整个厨房几乎烧毁。
对于失能老人和未成年用电,需要有人监管,确保安全用电。今年春天,我市某社区一长期卧床老人因电褥子起火被烧死,令人痛心。
警钟长鸣 安全无小事
安全问题是每家每户的大事,不仅用水、用电、用燃气等存在安全问题,居民出行,包括孩子过马路、大人开车、老人上下楼,都存在安全问题。另外,居民家阳台上的花盆、老式木制窗框,在大风天都可能会掉下来伤人。
社区居民委员会要发挥组织优势,增强居民的安全意识,提高居民防范风险发生的能力,确保家家户户平平安安。一是要借助微信群、QQ群等方式,在居民中间传播一些用水、用电、用燃气的安全常识,多举办街坊邻里小型聚会,大家在一起交流安全知识。二是多举办一些应对火灾、跑水等事故的演练,提高居民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三是社区工作人员和老党员组成巡逻队,经常走街窜巷查看一下,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四是组织社区志愿者走进空巢老人等特殊家庭,检查老化的供电线路,查看自来水龙头是否有问题,看看是否存在燃气泄漏。
总之,多一点儿小心,就多一些安全。希望社区联合自来水、燃气、供电以及其他相关的单位、部门,帮助居民打造安全防火墙,为街坊邻居守望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