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出台201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本报讯 (记者 王甲卓)为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防止地质灾害造成损失,我市出台了2019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其中明确我市现有14个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要重点监测这些区域内的9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据市自然资源局介绍,2018年我市没有地质灾害发生。2019年,全市共有14个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分别是北票北部(北塔子-宝国老-黑城子)、北票中部、北票西部(龙潭-西官营)、双塔区他拉皋镇、朝阳县(大庙-古山子)、建平县北二十家子镇、建平县北部、建平县(喀喇沁-朱碌科)、建平县南部、喀左县中三家、喀左县(大营子-六官营子-卧虎沟)、喀左县(南哨-东哨)、喀左县(山嘴子-白塔子-南公营子)、凌源南部。这14个区域中要重点监测9 8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市政府要求,各地要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各级自然资源部门要编制和落实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协助有关部门确定避灾方案和紧急疏散路线。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抓紧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工作,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新建城镇和村庄;积极安排和筹集资金,加快对危害大、影响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危险点勘查治理或搬迁避让工程的进度,早日实现全市居无险地的目标。各地各部门要24小时值班,同时建立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制度,灾害出现时要按规定及时上报。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审批新建住宅及从事爆破、削坡等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活动。同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与气象等部门协作,提高气象预报预警质量,加大防灾减灾的宣传与培训,让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