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去年沈阳371个小区试点生活垃圾分类)
清晨,家住于洪阳光100小区的王先生,左右手各拎着三只分装不同垃圾的塑料袋,分门别类扔在门口标注不同名称的垃圾箱内。随后,他用手机扫了一下垃圾箱上的二维码,“每次扔完垃圾后都扫一下二维码,这样可以在指定地点兑换礼品。”王先生每天做的事情,目前正在全市数百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逐步推行。
5月28日,“沈阳市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业务培训会议”召开,沈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予以详尽讲解。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围绕生活垃圾分类进行了调查采访。
1去年回收3143吨 可回收物
据统计,2018年,全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小区371个,涉及35万户,占市内居民户数的19%;试点学校49所,占全市的11%;市级党政机关已全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可回收物的回收和有害垃圾的收运暂存工作已经启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与生活垃圾分类网络的“两网融合”工作已开始运行。从2018年8月启动至2018年年底,全市共有19个街道、34个小区、市级党政机关开展了可回收物定时定点回收工作,共回收可回收物3143吨,其中低值可回收物2008吨。
2加快建立四级垃圾处理系统
据介绍,沈阳市每天产生7000吨左右的生活垃圾。按照相关要求,沈阳市就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
那么,居民该如何对日常生活中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沈阳是如何收集、运输、处理这些生活垃圾的?针对生活垃圾中的有害垃圾制定了哪些新的措施?沈阳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面有哪些新的进展?沈阳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生活垃圾管理处有关专家进行了详细解答。
3四类生活垃圾分类各有实施主体
生活垃圾分为四类: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让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沈阳目前已开始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同时确定了四大类生活垃圾分类实施主体:一是公共机构,即党政机关,学校、文化出版等事业单位,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管理单位等。二是相关企业,包括宾馆、饭店、购物中心、超市、专业市场、商用写字楼等。三是居民小区。在沈阳市现有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试点范围。
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居民住宅区,一般一个小区配置一到两个有害垃圾收集点,每个收集点视有害垃圾的主要种类、数量设置相应数量、规格适用的有害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收集点一般设在物业管理中心、保安岗或住宅区内便于居民投放的位置,有比较醒目的标识。机关团体等单位独立大院、大厦等其他区域至少有一个有害垃圾收集点,由专人负责监管。
4 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有三大模式
据介绍,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共有三大模式:
秋实模式:国有企业,以定时定点上门回收为主,主要在全市省属单位、市属党政机关、部分幼儿园和居民小区,开展以再生资源回收为主要内容的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置。已建立专业培训队伍,具备分类全链条数据传输能力。
宋氏模式:全市再生资源企业2018年开始积极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借鉴各地经验,自主完成了“智能+分类”模式。目前,以居民小区为主进行试点。该模式以智能分类设备进驻居民小区,以便捷高效的有偿回收的方式接收居民投放的纸类、塑料、金属、织物、玻璃等所有可回收品和有害物质,按照“智能分类设备—‘宋先生’小骑手—标准化服务站—压缩清运车—分拣基地”的分类收集流程,解决垃圾源头分类及收集最后一公里的难题。2019年以来,开始在公共机构参与分类试点。
天楹模式:这是迄今为止,在沈阳市试点运行比较广泛的模式,已在最初铁西区爱心家园等21个居民小区基础上,发展到100余个小区,主要开展垃圾分类互联网+积分兑换模式。由垃圾分类指导员免费为业主办理智能卡,居民将分类好的垃圾凭卡扫码投入到垃圾箱中,通过参与垃圾分类,可积分获取相应生活物品。截至目前,21个居民小区的注册率为56.46%,总积分达到1300000分。
正确地投放垃圾可以换到奖品,最早在于洪区阳光100小区、铁西区爱心家园小区实现。这两个小区是沈阳市智能化投放、收集垃圾的一种尝试。
阳光100小区是沈阳第一家智能垃圾箱示范小区,智能垃圾箱目前已正式运行。这种垃圾箱采用“互联网+积分兑换”的垃圾分类模式,由垃圾分类指导员免费为用户办理智能卡并激活,业主将分类好的垃圾凭卡扫码投放到垃圾箱中,系统会自动称重并积分,用户可凭积分获取酸奶、饮料等奖品。
同期,在沈北新区团结社区、雅居乐小区和724服务中心先后设置10套智能分类垃圾箱,每个点位配备专业回收人员,引导居民参与注册,帮助居民正确分类,并开设专属超市,市民通过注册和参与垃圾分类的积分,可到超市进行换购活动。近一个月,共回收可回收物9454.79公斤,总积分达到984950分。
此外,沈阳还将铁西区恒润御林湾小区、大东区富仕家园、华馨家园小区、于洪阳光100悉尼水郡等小区列入试点小区,推行两网融合可回收物交投工作。每周固定的时间,受委托企业的工作人员与市、区垃圾分类工作管理人员共同举办宣传活动,居民们一方面了解垃圾分类最新动态,明确再生资源交付时间,另一方面按照市场价交付可回收物,得到实惠,参与分类。
垃圾分类模式将在全市推广
溪林社区是沈城最早一批试点社区,如今,很多居民已逐渐养成了分类扔垃圾的好习惯。居民张大爷说:“分类扔垃圾真挺难的,咋分类特别容易记混。现在我们做得最好的,就是将废旧电池扔到有害物垃圾桶中。”
但记者了解到,对电池、过期药品等这些有害物的处理成了难题。这些垃圾都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目前在社区层面上,还无法对这些有害垃圾进行处理,只能将其全部收集起来,适时交给环卫部门。而环卫部门现有的垃圾处理技术,还无法单独对其进行处理。
展望未来,沈阳市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将以“源头分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有效衔接为重点,逐步探索适宜沈阳市情,符合沈阳市民生活水平的可以借鉴的垃圾分类模式,向全市的居民小区推广,让居民生活中的可回收物利用价值最大化,让城市更美丽。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高级记者
唐葵阳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