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了在沈阳的两场演出,话剧《干字碑》剧组连夜卸台装车,参加即将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并于5月28、29日晚亮相上海上戏实验剧院。
话剧《干字碑》是由辽宁人民艺术剧院2016年创作并首演的,是201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自首演以来,全国巡演近百场,精彩的演出遍布辽宁省内17个县市,也多次受邀在北京演出。此次,经过新一轮的打磨和修改,将以更饱满、更投入的状态呈现给全国的观众们。
创作初衷:弘扬“干”字精神
“鞠躬尽瘁,心系农民。一座丰碑人敬仰,‘干’字精神励后生。”《干字碑》是根据丹东凤城市大梨树村原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八至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毛丰美同志的先进事迹创作的一台有着独特风格和艺术追求的话剧。
毛丰美同志是新的历史时期辽宁大地上成长起来的优秀基层干部的代表,他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6个字,他把党和政府强农惠民的好政策变成强村富民的具体实践,为使大梨树人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他团结“两委”班子,带领村民逐梦不息,把昔日贫穷落后的大梨树村建设成为“中国美丽乡村”,也把象征毛丰美精神的干字碑矗立在天地之间。
塑造人物:主创实地探访体验生活
为打造出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精品剧目,《干字碑》剧组曾多次深入毛丰美同志的家乡丹东凤城大梨树村体验生活,感悟毛丰美同志的“干”字精神,精准把控剧目的艺术内涵和呈现方式。
编剧黑纪文、导演宋国锋、主演由长平等剧组主创人员实地探访,掌握第一手材料,不仅向村民们了解情况,还与毛丰美同志的妻子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也正是这样的“干”字精神与创作态度,一台有血有肉的、感人至深的话剧《干字碑》最终呈现在了观众的面前。
屡获大奖:由长平获文华表演奖
《干字碑》先后荣获第十六届文华表演奖、第六届国际戏剧“学院奖”(表演奖)、辽宁省第十届艺术节“特别奖”及辽宁省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优秀作品奖等多项大奖。就在本月,毛丰美的扮演者,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原院长、国家一级演员由长平,凭借这一角色成为文华表演奖10位获此殊荣的表演艺术家之一。
作为中国舞台艺术领域的政府最高奖,文华表演奖每三年评选一次,“得知获奖的消息很意外,因为竞争太激烈了。”由长平说,“当然也很欣慰,这说明我们一直坚守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走对了!”
由长平的话剧表演生涯已经44年,对话剧艺术的理解、对表演艺术的领悟可谓炉火纯青,但毛丰美这个角色仍然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如此大的压力,他犹豫过也彷徨过,但最终,凭借着自己对角色的探索与理解,完美地塑造了毛丰美这一人物形象。
在上海参加完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后,《干字碑》还将于6月初在北京国家话剧院连演三场,这样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题材话剧,这样一部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佳作定将“干”字精神发扬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就如辽宁人民艺术剧院院长佟春光说的那样:“辽宁人艺有责任把辽宁这位农业战线的典型人物宣传好,我们要为大梨树、为辽宁争光,把‘干’字精神和新时代辽宁精神弘扬出去,这是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