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沈阳市消费者协会发布“六一”儿童节消费提示)
“六一”国际儿童节就要到了。很多家长都会给孩子准备儿童节礼物,沈阳市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家长们,在选购儿童消费品时一定要注重安全关,科学、理性消费,保障孩子们消费安全,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儿童节。
一、购买食品三注意
一是注意“SC”标志。小食品是小朋友最爱。家长和小朋友选购食品时,要注意查看“SC”标志。按照国家规定,2018年10月1日,QS标志停止使用,以后购买食品只认准SC编码。去超市、商场等购买食品,一定要看清这个标志——“SC”加14位阿拉伯数字。“SC”是“生产”的汉语拼音字母缩写,后跟14个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依次为:3位食品类别编码、2位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2位市(地)代码、2位县(区)代码、4位顺序码、1位校验码。
二是要认真查看相关标识。要认真查看保质期、生产日期等。特别是儿童爱吃的乳制品、饮料等食品,要注意是否具备完整的中文标注的商品名称、厂名、厂址和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等内容。 三是注意不要过分追求外观过于鲜艳、好看的儿童食品。为了食品外观诱人、色泽鲜艳,一些食品在制作过程中会用人工合成色素,这些色素有可能对儿童健康产生影响,所以选购儿童食品时,尽量不要选择色泽过于艳丽的。
二、购买儿童服装应四注意
1.购买儿童服装要注意各种标识标注。GB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已于2018年6月1日进入强制执行阶段,新国标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指标对纺织产品安全性能、化学安全及纺织品机械安全性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家长选购儿童服装时,要查看标签上执行标准是否标注新国标。标签上还应有商标、中文厂名、厂址、型号及规格尺寸、面料(包括里料及填充物)纤维含量、产品执行的标准代号等。另外,婴幼儿纺织产品必须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
2.要注意看儿童服装选用的各种辅料。如拉链、纽扣等,这些东西是否牢固,边边角角是否有毛刺,以免损伤儿童皮肤;塑料装饰品是否牢固,防止不牢固而脱落,被儿童误服口中。松紧带是否过紧或过硬,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良。
3.除要注意闻味道。购买时还要闻一闻“味道”,如果产品散发出刺激的异味,就有可能有甲醛残留,最好不要购买。
4、注意挑选颜色。以选购浅色调为宜,这样染色牢度超标的风险会小些。
三、购买买儿童玩具要做到“四个要”
一要就是看吊牌。要看一看吊牌上的产品名称、经销单位、主要材质、适用年龄段、警示语等信息,尤其是看看是否具有3C”标识,我国对质量水平直接影响儿童健康与安全的童车、电动玩具、弹射玩具、娃娃玩具、塑胶玩具、金属玩具等六类玩具产品实施了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所以在购买此类产品的时候必须查看3C认证。这里要强调的是,即使是通过国家3C认证的安全玩具,如果不注意使用方法,依然有可能对儿童造成伤害。所以,家长要时刻注意观察孩子的动向,平时多普及玩具安全知识,最低限度减少隐患。
二要闻“闻”气味。打开包装盒,仔细闻闻,如果有刺激性气味,绝不能买。
三是要问。就是问清楚所要购买的玩具是否适合孩子年龄段,根据年龄选择适宜的产品,特别是3岁以下儿童,要谨慎选择,最好通过正规渠道,购买标识齐全,警示语齐全
四是要摸。就是摸一摸玩具,感觉一下是否有锋利的边角,尖锐的金属边缘、粗糙的毛刺等,以防安全隐患。
我国已实行玩具召回制度,建议广大消费者发现玩具安全风险或发生伤害事故,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反映,防止危害扩大。
最后,市消协提醒家长和小朋友们,在购买儿童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一定要向商家索要并保存购物凭证和服务发票,一旦出现消费纠纷可以作为维护自身权益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