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老热了!沈阳可能出现史上最早高温36℃,朝阳有望奔40℃!)
中央气象台预计,23日前后,北方将出现今年首轮高温天气!
黄淮、华北、东北等地将出现35-37℃的高温天气,沈阳有可能出现史上最早高温!
周四周五周六,沈阳都是晴天,西南风,最高温度分别是33~34℃、35~36℃、33~34℃,轻松突破35℃大关。
而每年在辽宁高温界,一枝独秀的朝阳,周五有望达到40℃!!!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王伟跃表示,华北、黄淮一带常年的高温季,就是在5月下旬-6月上旬开启,今年稍偏早,但并不意外。
意外的是沈阳这个温度——36℃一旦兑现,将打破5月最热纪录(1979年5月28日34.3℃)
以及最早高温纪录(原纪录2001年6月3日36℃)。
36℃是个什么概念?四舍五入等于体温啊!
去年已经很热了,但也是7月底才出现35.5℃的高温,这个温度还打破了,当日的历史最高温纪录。
今年整整提前了两个月,真是忍不住,为辽宁人2019的夏天捏一把汗……而且大家平时所看到的气温数据,不等于体感温度。
本周四周六都是少云,只有周五云量稍多,如果当天风不大,近地面积累的热量越来越多
就都会反映到人的肌体之上,这意味着:你会感觉更热!
好消息是,据沈阳市首席气象专家夏传栋的微博:三天高温之后,沈阳应该有一场不小的雨,希望大家在高温天气来临之际提前做好应对准备,以防身体出现不适。
防中暑的教程也必须走一波了:
如何辨别中暑?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高温作业和夏季高发。
根据中暑的症状,可分为先兆、轻度和重症中暑三类。先兆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中出现乏力、大汗、口渴、头痛、头晕、眼花、耳鸣、恶心、胸闷等症状。
除以上症状外,轻度中暑主要表现为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至38℃以上,也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率增快、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等。
重症中暑除轻度中暑表现外,还有痉挛、腹痛、高热晕厥、昏迷、虚脱或休克,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中暑后怎么办?
出现中暑先兆或轻度中暑,应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静卧休息,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变化。
可饮用淡盐水、冷西瓜水、绿豆汤等进行补水,同时服用仁丹、十滴水或藿香正气散等防暑降温药物。
对于出现脱水、循环衰竭、痉挛、高热等症状的重症中暑病人应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急救处理,救治重点是降低体温,纠正体内水、电解质紊乱和酸中毒,积极防治休克及肺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