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0年前,在辽宁省桓仁县五女山上,人类在此凿壁焚火,开启了绚烂的五女山文明。从此,五女山这座山开始讲述贯穿千年的故事。
(五女山全景)
水北而居,向阳而生
中国自古有“山南水北为阳”的说法。位于浑江西北岸的桓仁五女山就占据着良好的地理位置,向阳而立,南北而行,如一座坦克守卫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五女山博物馆外景)
新石器时代的古陶从五女山中被发掘,映出当年的粗土烈火。这是人类第一次在五女山留下的印记,就此人类历史开始在这里书写。青铜矛、石器、铜器踏着历史的长河走来,讲述着战国、高句丽、辽金、女真的故事,编撰着以“五女山”为名的编年体史书。
(五女山古陶器)
筑魂高句丽
文化的爆破需要漫长的积累,公元前37年,五女山终于迎来了他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开启者就是一位叫朱蒙的将军。
(五女山俯瞰图)
作为夫余国的王子,朱蒙逃离母国。后有追兵,前途茫然,朱蒙领着自己的部下一路逃亡,直到看到了巍峨的五女山。朱蒙毅然决定在此建立政权,从此一举书写了长达705年高句丽历史。
五女山的魂就此被筑建。
(高句丽古城墙外景)
依山靠水,易守难攻的五女山成为了高句丽政权的第一王都。整个王都以“纥升骨城”为中心,蔓延4757米的城墙绕其四周,如一朵盛开的莲花,绽放在五女山上。
“纥升”——仙气也,“骨”——坚固也。纥升骨城承载这整个高句丽政权的信念与希翼,挺立至今。
漫步在五女山上,山上的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高句丽“好战尚武”的文化精髓。供车马通行的“古道十八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昌门”,屹立两千年不到的山城西门……
(五女山居住遗址)
高句丽人们用他们的智慧,将五女山骨子中的倔强和坚挺雕刻出来,成就了这座固若金汤的百年山城。
接下来的数百年,高句丽政权以此为原点四处征战。随着疆土的扩大,都城流转,但高句丽王族每年都到五女山拜祭,因为这里埋藏着他们的魂。
辽金、女真再崛起
高句丽政权覆灭后,人民辗转流离,民族逐渐融合,好像这里什么都没有发生。就此,五女山沉寂了数千年。
到了辽金期间,五女山的优势地理位置又一次被发现。出土的丰富房址彰显着当年阡陌繁华。
1440年,努尔哈赤五世祖董山帅300余户迁至五女山,建州女真文化在此落脚,继续讲述着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五女山点将台俯瞰图)
如今,昔日的云旗逶迤、戈戟交辉都遁入历史,只剩下大批的文物遗址讲述着曾经的一切。
2004年,五女山被列为世界遗产名录,自此五女山的历史文化价值被世界看见。
2019年,桓仁五女山开始深耕文化内涵,举行“遇见五女山”系列活动,等待着你的到来。听,4000年的历史在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