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沈阳市骨科医院手术室护理团队:满腔热忱 救死扶伤)
身为白衣天使,虽不能用双手弹奏动人的音符,亦不能用双手描绘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音的画卷,但我们可以,可以用双手搀扶患者孱弱的身躯跃过疾病的沼泽,抚平心灵的伤痛,在其心底播撒爱的种子,让暖暖的爱在指间、在心田,缓缓流淌!
沈阳市骨科医院手术室科护士长刘红,1996年担任手术室护士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30余年,一直创新工作思路,人性化的科学管理,打造了一支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既有凝聚力又有战斗力的护理团队,并带领护理同仁们获得了多项荣誉:沈阳五一劳动奖章、沈阳地区十佳护士、沈阳市百名优秀护士、沈阳市共产党员服务奉献标兵、沈阳市诚信服务杯先进个人、辽宁省职工道德标兵、沈阳市妇联三八红旗班组、沈阳市总工会模范职工小家、省级青年文明号、学习型科室。
无影灯下记录着她们日复一日的忙碌;手术台上记载了她们对救死扶伤的忠诚和挚爱;
因为她们深知在这四方手术间里,三尺手术台旁,承载的是绿色的使命,肩负着生命的重托!当她们面对家人和患者的时候,她们毅然选择了后者,选择了坚守。
记得那是2017年5月31日的晚上8点多了,她们接到急诊手术的通知!患儿晴晴(化名),4岁,在爷爷接他回家的路上,不幸发生了车祸,爷爷当场死亡,而孩子则由于车祸导致双下肢离断伤,父母强忍着家人离开的痛苦,将孩子送到医院。
听到了这个消息,刚刚结束手术的护士们全都来到急诊术间配合麻醉师做抢救准备。
“我去准备清创的用物”、“我去推抢救车”、“我拿加温毯去”“我去拿器械包和专用包”,“我负责给药”。 一场无声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心电监护,吸氧、加温,上止血带,伴随着一声声急促的报警声,护士长迅速的再次建立了一条生命的通道,夜班护士准备无菌物品,刷手,白班护士配合抢救给药!在大家紧密的配合下,终于 ,孩子的生命体征平稳了。当天晚上手术历经了8个多小时的奋战,孩子转危为安。当她们得知小晴晴现在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开心的生活,她们说,这是最大的鼓励和奖赏。
手术室在刘红护士长的带领下,一直坚持以“人”为中心,为了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和紧张的情绪。她还专门根据患者的不同年龄和个性喜好为他们准备了DVD.MP3.童话书、IPAD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和紧张的情绪。同时手术室开展“拉着我的手,贴近您的心”的活动!虽然手术中患者看不到她们的笑脸,但是,她们相信两手交握间的温暖与力量会驱赶恐惧,抚平创伤!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相向六月寒”在术前访视时,她们认真聆听患者的声音,以专业的角度,通俗易懂的话语来鼓励患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安抚家属焦躁的心情。
那一天,这是众多手术患者中的一员。那是一个军校的学生,在野外拉练中受了伤,要做膝关节韧带重建手术。术前访视时,当张护士推开病房的门时,她看见了床上坐着那个低落失望的大男孩,床边站着满面愁容却强装装欢笑在安慰他的家人,她当时就在想,如何和他们沟通交流,才能让他们放下心中的包袱,重塑信心呢?于是,她将自己家人做这个手术的情况和患者沟通交流,当患者得知张护士的家人已经能够运动了,这个大男孩眼中闪烁着希望的亮光。手术当天,手术室护士一直和小伙子聊天,并通过手术的视频随着视频为他讲解手术的情况,并帮助他答疑解惑,手术就是在这一片轻松和谐的氛围下很顺利的结束了!当张护士把他送出手术室那一刻,小伙子拉着她手的说:谢谢你!姐姐,以后你就是我姐!
是的,治愈是有时的,不是无限的,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不能治愈每一个患者,但是常常给予患者帮助和时时用话语去安慰他们,确能够治愈患者心灵的创伤!在手术室,她们每天所遇见的不仅是人的病,也是病的人,是人的眼泪,人的微笑,人的故事,她们深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她们将优质护理服务始于心诚,而成于精湛,这是她们对岗位无限的热爱,对职业崇高的认同感,作为手术室护士,她们还将带着无限的热情和救死扶伤的信念,在与生命同行的道路上,用爱筑就健康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