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单一窗口”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标准化”和“全覆盖”)
4月23日,由辽宁省委网信办组织的“进一步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网络媒体采访活动”走进了辽宁自贸区大连片区。
据悉,大连片区政务服务改革坚持以“企业需求为中心”的民本位思维,瞄准需求痛点和服务难点精准发力,在“权责清单”“公共服务清单”“社会化服务清单”数字化、标准化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和“行政审批标准化”,推进自贸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单一窗口”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标准化”和“全覆盖”,“政银一体化平台”搭建走在全国前列,基本实现了企业办事“只进一个门,只对一个网,只来一次就办好”,企业满意度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单一窗口”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标准化”和“全覆盖”
在全国37个自贸片区中,大连片区率先实行政务服务“单一窗口”全覆盖,实现了前台收件、后台审批、窗口反馈的全流程标准化,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形成有机互动和必要补充,政务服务效能成倍提升。企业办事最高时长由120分钟减至10分钟,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87.6%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24小时办结”。全面落实了李克强总理2017年6月视察大连片区时提出的“自贸区对内外资企业要一视同仁,做到一个窗口、一个流程”的要求,极大推动了政府“以管为主”到“按需提供服务”的职能转变。
明确“由谁办”,保证“马上办”,突出“怎么办”
在办理主体上明确了“由谁办”。企业办事只需到大厅窗口,不用与业务部门打交道,一站式服务简单明了。
在办理时效上保证了“马上办”。通过窗口操作标准化、实行告知承诺制、取消自由裁量权等举措,保证了办理快速简捷,更实现了等待时间可量化、反馈结果可预期。
在办理过程上突出了“怎么办”。在受理、审查、批准、取证等关键环节,协同系统都通过微信或短信第一时间通知企业办事人员,确保办理全程公开、全程留痕、全程监督。
“三类清单”覆盖企业全部需求
2017年,梳理出社会化服务清单9大类263小类。政务服务“权责清单”、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清单”、社会服务“社会服务清单”全部梳理完成。围绕“放管服”改革工作,共制定了《大连保税区行政服务“单一窗口”实施方案》《大连保税区深化自贸试验区建设助力自由贸易港申办新举措(2.0版)》等12个相关改革工作文件,对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进行了规范。
搭建政银一体化平台,构建“一件事,一次提交、一次审批”模式
4月10日,大连保税区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行完成“政银一体化”平台对接,大连保税区协同办公系统和浦东发展银行客户服务系统正式实现数据交换。作为全国首家开通的“政银一体化”平台,是以企业的“一件事”为主题的审批模式实施的关键环节,标志着大连片区的“放管服”改革工作向深层次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