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辽宁省国资委:扎实推进国资国企向纵深领域改革)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辽宁省委“1+8”文件精神,辽宁省委网信办组织系列大型网络宣传活动,为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助力。
4月22日,系列采访活动第一场在辽宁会馆举行,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资委相关领导接受媒体采访。
省国资委副巡视员李玉山透露,到目前为止,全省国有企业集团层面全部完成公司制改制,下属子企业也基本完成公司制改制。
市场化经营机制逐步建立
据了解,25户省国资委所出资的一级企业完成功能界定与分类,按功能分类为导向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考核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各企业的主业也得到进一步明确。
省、市国资委出资一级企业全部建立董事会,严格执行董事会报告和董事履职评价制度,省属企业外部董事制度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在今年下半年将完成选派。沈阳市、大连市完成外部董事派驻,辽阳、盘锦等市在部分企业开展董事会市场化选聘经理层人员取得初步成效。
李玉山介绍,2018年,省属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20万元/人,同比增长14%;人工成本利润率达到107%,同比增长16%。省属企业平均管理人员同比下降7%,其中生产型企业管理人员比例控制在7.1%。
另外,沈阳、本溪、朝阳等市探索开展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工作已取得积极进展。通过深化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有效推动了国有企业行政化色彩浓厚和“大锅饭”“铁交椅”等问题加快解决。
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
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辽宁省属煤炭企业完成去产能任务1260万吨,妥善安置相关人员2.3万人。
对资产负债率较高的企业实施债务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管控,同时积极推进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推动企业降杠杆,本钢集团、东北特钢、沈阳机床、营口港等企业签订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框架协议1100多亿元,落实到位资金820亿元。
2018年末,省属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57.4%,按可比口径照比年初下降3个百分点,比全国国有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水平低11.3个百分点。
开放合作领域不断拓宽
全省国有企业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辽宁自由贸易区建设,开展对外经贸合作,提高开放合作水平。
华晨集团同德国宝马、法国雷诺等企业合资合作不断走向深入,2018年中德两国深化合作示范项目华晨宝马第三工厂开工建设、大东工厂X3项目建成投产。本钢集团对外进出口贸易额多年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2019年一季度实现对外贸易额3.2亿美元。
国资监管效能不断提升
目前,华晨集团、省交投集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董事会运行规则进一步完善,集团总部权责基本厘清,“小总部、大产业”的管控架构基本建立。华晨集团拟定总部职能部门压缩35%、总部人数压缩34%。交投集团完成总部职能梳理,剥离了经营性业务中间管理环节,企业内部管控制度进一步完善。起草完成改组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方案,待省政府批复后启动组建工作。沈阳、大连、朝阳等市改组组建15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授权放权、运营模式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简政放权和职能转变扎实推进。动态调整省国资委权力和责任清单,拟取消、下放、授权18项监管事项,初步确定重要子企业名单。各市进一步完善出资人履职清单,开展简政放权,有效提升了国资监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