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微企业上云最高可补贴30万元 今年计划再新增100家企业上云用云)
为构建具有沈阳特色的云服务体系,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信息化建设成本,提高企业智能升级改造水平,前不久沈阳市出台了《沈阳市引导企业上云实施方案》,其中就“企业上云”的目标、主要任务、补贴办法、补贴标准等都做了说明。
4月17日上午,沈阳日报与沈阳市政务公开联办的民生连线栏目邀请沈阳市大数据管理局、华为沈阳智能制造云服务创新中心的有关专家,就相关情况作以详细介绍。
3年内新增上云工业及软件企业500家
按照沈阳市推进实施“企业上云”的总体目标,到2022年,云计算技术、产业、应用和服务体系及产业生态初步建立,云计算领域产业链条做长做强,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水平显著提升,“企业上云”意识和积极性明显提高,“企业上云”比例和应用深度在省内形成示范引领,中心城市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
全市新增上云工业及软件企业500家,打造2-3家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云平台服务商,建设10个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的功能性公共服务平台,培育20家可提供自主、安全、可控的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云应用提供商,打造30家上云标杆企业。
至2018年底,全市全年新增上云企业99家。今年计划在去年基础上再新增100家企业上云用云。
企事业单位上云可申请补贴
切实发挥市场主体的能动性和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上云企业少拿点、云服务商优惠点、政府财政补贴点”的联合激励机制。引进综合服务能力强、国内一流且具有影响力的云平台服务商在沈设立云服务平台,由市工业发展专项安排一定资金,鼓励和支持全市工业和软件企业上云,加快推进“企业上云”工作进程。
(一)补贴对象。补贴对象为经审核备案的工商注册地、税务登记地均在沈阳市行政区域内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上年度正常经营,符合国家、省、市产业发展方向的工业和软件企业以及有关事业单位。
(二)补贴方式。通过总额控制、按比例补贴方式,对企事业单位使用云计算资源用于企业信息化系统服务发生的实际支出给予补贴支持。
(三)补贴标准。上工业(智能制造)云项目(任选1项)的工业企业,按照年度上云服务合同实际支付额的50%给予补贴,每个企业最多补贴3个年度。根据企业上一年营业收入不同,补贴金额不同。其中:上一年度营业收入超50亿元(含50亿元)的特大型企业,补贴上限不超过200万元;上一年度营业收入在4亿-50亿元(含4亿元)的大型企业,补贴上限不超过150万元;上一年度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4亿元(含2000万元)的中型企业,补贴上限不超过100万元;上一年度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的小型微型企业,补贴上限不超过30万元。
另外,还有上软件开发云的软件企业、上城市服务(产业)云的项目单位都有不同的补贴标准。 只要具备条件,无论规模大小,企事业单位均可申请云服务,沈阳市对企事业单位云服务采取备案受理。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 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