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对水产苗种进行调查淡水育苗呈小幅回落趋势)
本报讯 记者叶咏梅 陆平报道3月11日至29日,市行政执法中心渔业行政执法支队联合县(市)水产苗种执法机构,对全市2019年春季水产苗种生产及越冬苗种存量开展了全面调查,为做好春季产地苗种检验检疫工作打下了基础。
据查,全市共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企业25家,海水工厂化育苗200个车间45万水体,淡水育苗面积22万平方米,主要品种包括海参、虾蟹类、海水鱼类,冷水鱼、罗非鱼、鲢鳙鱼等。通过对苗种生产形势综合分析,今年我市海参生产效益向好,海参产能利用率达到50%,淡水育苗呈小幅回落趋势,大菱鲆苗种大量外购现象没有改观,类似现象也体现在贝类苗种上。
渔业行政执法支队现已上报农业部12个大菱鲆、海参场家春季备检,安排40至50个场家实施省级抽检,同时积极沟通省级苗种执法机构,将鲟鱼纳入秋季执法检查范围,借助省级检验检疫资源,支持我市鲟鱼苗种发展,做到品种检验检疫无盲区。并针对目前我市贝类育苗场家尚未办理苗种生产许可证的情况,拟与业主沟通督促办证,积极培养和支持苗种繁育场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