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浙江:女孩去世5年后 妈妈收到她“心跳”的声音 辽宁22个月女婴去世 母亲捐出遗体做科研)
| ||
|
4月8日清晨,沈阳西郊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卫生院里,2岁女童嘟嘟永远闭上了眼睛。但小小的她可能还不知道,她的父母做出了让人敬佩的决定,捐献女儿的遗体用作科研和解剖。昨日,嘟嘟的父亲刘先生说,虽然内心有千万不舍,但当时心里就是想这么做,来回报社会上的好心人。
夫妻默哀 在病房看女儿最后一眼
4月8日10时,在当地卫生院急诊室里,看着躺在病床上的女儿娇小的遗体,41岁的庄稼汉刘先生和39岁的妻子华女士与女儿见了最后一面。一旁,从沈阳特意赶来的沈阳市红十字会捐遗志愿服务队现场负责人张雪华一行人脱帽正立,送别年仅2岁的嘟嘟。
在市、县红十字会和医院相关负责人的见证下,刘先生夫妻签署了《沈阳市自愿捐献遗体登记表》,同意捐献女儿遗体用于临床、教学和科学研究。之前,他们诚恳提出请求,想把女儿的器官捐献出来。可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这个愿望遗憾地没能实现。刘先生说:“尽管遭遇丧女之痛,我们做父母的特别难过,但考虑到孩子身后能为社会作贡献,特别希望脑瘤这种疾病顽症能被早日攻克,就让孩子继续发挥作用吧。”
此时的夫妻俩早已是悲恸无泪,看了女儿最后一眼。捐遗志愿者及医护人员举行追悼仪式后,嘟嘟的遗体被移交到红十字部门车辆上,由专人护送至沈阳指定医院。
女儿出生 每隔一段时间就会闹病
数年前,刘先生遇到了妻子华女士,二人步入了婚姻殿堂。2017年6月,女儿嘟嘟出生了,初为人父的他和妻子沉浸在喜悦中。但嘟嘟出生没多久,就开始间断性地闹病,每次得病都需要送到医院治疗。此后,孩子随着月龄增长时常生病,夫妻俩常抱着女儿奔走在各大医院。
在别的父母都渴望孩子长得更结实些时,刘先生夫妇却将这一想法列为奢望,他们在心底为女儿祈福:哪怕身子骨弱些,只要别生病,平平安安就好。然而,天不遂人愿——2018年12月,嘟嘟连续发烧十多天。刘先生说,那段时间刚好是流感季节,他们以为女儿就是得了普通感冒。但有一天,嘟嘟突然晕厥了,他们立即将嘟嘟送到医院救治。
确诊脑瘤 一家人与病魔苦苦抗争
经过医生检查,嘟嘟被确诊为脑瘤,脑部有积水,病情严重。当时,医生告诉刘先生,孩子太小,如果手术,孩子极可能下不来手术台;保守治疗虽然希望渺茫,但毕竟也还有一线生机。“当时,孩子的脑瘤病情非常严重,医生都劝他们可以不用治疗,但这对夫妻真的不愿放弃。”知情者透露说。
面对这样的抉择,刘先生一家坚持选择保守治疗。脑瘤患者家属都知道,保守治疗对于患者意味着什么,别说这么小的孩子,就是成年人接受治疗,也会饱经无法想象的痛苦。但即使这样,这对夫妻咬牙苦挨:痛在孩子身上,疼在他们心头。与此同时,治疗费如流水般花掉。此后4个多月里,孩子的病情时常反复。直到半个月前,嘟嘟再次病重,被下了病危通知书。此后,嘟嘟的病情每况愈下,状态也越来越差。
4月8日清晨,嘟嘟离开了伤心欲绝的父母。
回报关爱 夫妻选择捐献女儿遗体
在女儿患病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刘先生与红十字志愿者有了交集。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一旦女儿过世,将捐献她的遗体!刘先生说,以前曾在无意间看到遗体捐献的新闻,那几天就突然想起,想以这种方式送走女儿。他说,4个多月以来,为了给女儿治病,他们夫妻奔走于各地多所医院之间,相继得到过不少好心人相助,让他们倍感温暖。没料到,当他把这个想法说给妻子时,妻子也点头同意,称通过捐献女儿遗体,也算是回报好心人了,这让一家人更安心些。
虽然身边的亲朋好友不太同意,但夫妻俩还是作出了这个决定。在爱心志愿者们的协助下,刘先生联系上了沈阳市红十字会,对方派专人负责对接相关遗体捐献事宜,协助夫妻俩签下了相关捐遗书。
浙辽两地
爱心网友点赞评论“同样伟大!”
清明节期间,沈阳红十字爱心志愿者微信群里出现一条捐遗宣传材料——“一份特殊的礼物”。浙江一位母亲在女儿身亡后,忍痛将她的心脏等器官捐献出来。女儿去世5年后,这位母亲收到一份礼物:一段女儿“心跳”的音频和一封感谢信。
闻讯,刘先生夫妻也很想等女儿去世之际,无偿捐献包括眼角膜在内的多种器官。为此,通过浙江、辽宁两地爱心志愿者沟通,大家帮两位母亲进行了爱心连线。然而,遗憾的是,经过相关专家检查鉴定后,确认嘟嘟的情况不适宜进行器官捐献,只能进行遗体捐献。
即使这样,众多网友纷纷留言评论称:“浙江、辽宁两位母亲都同样伟大!”“两个孩子都是天使,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小宝宝,阿姨祝你在天堂没有病痛,来世健健康康来找你的爸爸妈妈。”“小天使回到了天堂,但谢谢你曾来过。”
沈阳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窦伟告诉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截至目前,沈阳市遗体捐献者中,年龄最大的是97岁的老人,年龄最小的是刚出生42天的男婴。
捐器官比捐遗体“门槛”更高
沈阳市红十字会遗体器官捐献协调员介绍,从医学范畴上分析,捐献器官的“门槛”要比捐遗体更高,这也是小嘟嘟不能捐献器官的原因。据相关规定,捐献眼角膜,需要4岁至70岁的志愿者,捐献其他器官,年龄下限可以放宽到3岁。小嘟嘟实在太小了。此外,捐献者须在心脏死亡后马上摘取器官。因此,家属需要提前办手续。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志愿者的健康状况需经过人体器官移植委员会专家的评估,以确定器官使用价值。比如,罹患肝癌的逝者,肝脏一般不具备使用价值,但肾脏可能是健康的,可以用于挽救他人生命。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 唐葵阳 文并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