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日本下调工作签证标准 正式宣布:向全世界"抢人"!

0
分享至

(原标题:日本下调工作签证标准 正式宣布:向全世界"抢人"!)

果说世界上对待外籍劳工最“严苛”的国家是哪个,那日本绝对榜上有名。

由于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加剧,日本不得不面临劳动人口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政府“双管齐下”,一是着力提高妇女和老人的劳动参与率,而另一种方法就是大量接收外籍劳工。

就在4月1日,日本新的《出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正式生效,相比同日公布的新天皇年号,这部法律显然低调不少,但其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新年号。

下调工作签证标准

对于老龄化严重的日本来说,下调工作签证门槛带来的影响无疑非常深远。

长期以来,“移民”在日本属于禁忌话题。先前,日本接纳的外国工作者仅限医生、教授等高度专业化的人才。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减少,接纳外籍劳动者的讨论开始增加。

日本下调工作签证标准 正式宣布:向全世界抢人!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日本此前移民制度规定,外国人想要获得在日永久居住权,原则上需要呆满10年,高技术人员则需呆满5年。而新实行的《出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的一项重要变化是将IT、医疗等领域具备高学历高技术的外国人获得在日永久居住权所需在留时间从5年缩短到3年。

除此之外,日本将新设两种针对外籍劳动者的签证类型,吸引更多外籍劳动者,以应对建筑业、农业、护理等行业劳动力紧缺。

据日经中文网报道,日本将分2个阶段设置新的“特定技能”在留资格,对具备“需要相当程度知识或经验的技能”的外国人给予“1号”资格,条件是完成最长5年的技能实习或通过技能和日语能力的考试,在留时间为总计5年,不允许带家属。

“1号签证”主要为了在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护理、餐饮、农业和建筑等14个行业接收外国劳动者。

而通过更高级别的考试、具备熟练技能的人可获得“2号”资格。每1~3年可更新在留时间,只要通过更新时的审查,更新次数不受限制,事实上的永住也成为可能,该资格允许带配偶和子女等家属。

日本下调工作签证标准 正式宣布:向全世界抢人!

截至2018年10月,日本外籍劳工主要分布的行业(数据来源:厚生劳动省)

此前,日本对于工作签证的要求较高,除研修生外,几乎只有大学教授、企业经营者、记者、律师、医生、研究人员等对专业能力要求较高的职业可以申请。

但在新的《出入境管理及难民认定法》生效后,一些严重缺人行业的普通劳工也可以很轻松拿到5年工作签证。

据日本经济新闻此前报道,到2025年,日本建筑行业人工缺口将达到78万-93万。到2023年,农业人工缺口将达到4.6万-10.3万。到2025年,对护理工的需求将增加到50万人。

为了吸引这些劳工,日本甚至还愿意降低语言能力要求。

新的法案规定,从2019年4月起,在建筑、农业、住宿、看护、造船5个领域就业的外籍劳工,日语最多只要达N4(N1-N5中的第4等级,属于“基本上能理解比较缓慢的会话”的日语水平)即可。

放宽移民标准能给日本带来多少人?

此次放宽签证标准,能给日本带来多少外籍人口?

日本政府希望,未来5年内能吸引34万名外籍劳动者流入日本。而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当前日本各行业劳动力缺口在200万人以上,到2030年劳动力缺口可能扩大到644万人。

实际上,最应该受惠的企业反而还有一大部分根本不知道这项新政策,日本政府直到今年3月才开始对企业进行新政宣讲,许多信息仍处于等待核实的状态。其中包括引入海外劳工需要哪些职业能力证明文件等核心要素。

日本下调工作签证标准 正式宣布:向全世界抢人!

图片来源:摄图网(图文无关)

其次,日本此前一直实行的“研修生”制度也让一些想去日本的外国人产生担忧。

“研修生”本是指到日本半工作半学习的一种“临时工”,但后来逐渐演变成日本变相引进劳动力的方式。

据日本法律规定,研修生享有与日本国民同工同酬的待遇,但实际上,企业对绝大部分研修生(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只按照日本最低工资标准来发放工资。研修生的各项待遇也很难得到保障,日本国内80%以上接收研修生的企业没有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研修生加班费,还存在克扣基本工资、超时工作等恶劣行为。

同时,日本经济长期不景气也影响了日本人对于外籍劳工的态度,根据日本央行数据,2019年一季度日本商业信心指数下降到了近两年的低点。

据新华社报道,在这种经济压力下,日本企业对于外国员工并不是很友好,由于担心本国员工压力过大,而不愿雇佣技术更高的外籍员工,已成为日本企业招聘的通病。这让很多外国人望而却步。最近一项调查显示,日本被评为亚洲最不具吸引力的工作地,落后于韩国、新加坡。

日本下调工作签证标准 正式宣布:向全世界抢人!

数据来源:厚生劳动省

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在日工作的外籍劳动者总数达创纪录的146万人,比2012年的68万人增加一倍多。其中,中国籍劳动者占比最高,达38万人,其次为越南籍和菲律宾籍。

与此同时,截至2018年,在日外国人总数已经达到250万人,但是据经合组织数据,其中能获得日本公民资格的只有不到1%。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一个渣男告诉我:最容易睡到的女生,都有这3个共同点……

一个渣男告诉我:最容易睡到的女生,都有这3个共同点……

深度
2022-02-16 13:34:36
“最惨高考状元”白湘菱,遭清华北大拒绝录取,最后选择让人意外

“最惨高考状元”白湘菱,遭清华北大拒绝录取,最后选择让人意外

恰同学少年号
2023-06-03 17:10:03
赶紧卖房?请三思!

赶紧卖房?请三思!

金融界
2023-06-05 19:45:08
身体这2处发痒的人,肝都不太好!想要养肝护肝,记住6句话就够了

身体这2处发痒的人,肝都不太好!想要养肝护肝,记住6句话就够了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6-03 08:03:12
一年270万?12周肿瘤全部消失!新抗癌药已证实对17种癌症起作用

一年270万?12周肿瘤全部消失!新抗癌药已证实对17种癌症起作用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2023-06-05 21:05:02
惊爆!榜一大哥晒转账记录,张小狮被曝“底裤”全没了!

惊爆!榜一大哥晒转账记录,张小狮被曝“底裤”全没了!

飞哥奇葩说
2023-06-05 00:30:32
二手房抛售潮,真相令人意外

二手房抛售潮,真相令人意外

明源地产研究
2023-06-05 07:32:05
中美一旦爆发冲突,决赛场可能不在中亚和欧洲,拜登收到直白警告

中美一旦爆发冲突,决赛场可能不在中亚和欧洲,拜登收到直白警告

路路观察
2023-06-02 10:47:57
苦等10年!西安第二大商业体,终于要被“盘活”了!

苦等10年!西安第二大商业体,终于要被“盘活”了!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3-06-05 23:32:23
这是我见过最难看的运动服,从颜色搭配到细节都是失败中的失败

这是我见过最难看的运动服,从颜色搭配到细节都是失败中的失败

雨秋思晨
2023-05-25 11:42:50
绝不让武契奇孤军奋战!北约对塞尔维亚出手仅24小时,中方发声

绝不让武契奇孤军奋战!北约对塞尔维亚出手仅24小时,中方发声

海峡军武
2023-06-02 12:19:54
手机出现“5种”情况要警惕!你的手机可能被监听,快了解一下!

手机出现“5种”情况要警惕!你的手机可能被监听,快了解一下!

水大叔
2023-06-04 22:27:23
印度列车脱轨相撞275人死亡:已确定事故原因与责任人

印度列车脱轨相撞275人死亡:已确定事故原因与责任人

正观新闻
2023-06-05 19:24:07
一生多磨难,但终究会走向成功并大富大贵的三大星座!

一生多磨难,但终究会走向成功并大富大贵的三大星座!

星星老师星座运势
2023-06-06 00:49:09
又是一场大流行吗?多国人群出现偏肺病毒感染,已造成多人死亡

又是一场大流行吗?多国人群出现偏肺病毒感染,已造成多人死亡

宇宙v空间
2023-06-05 11:34:56
湖南岳阳校长和女老师钻进小树林,细节曝光,网友:这么舒服吗?

湖南岳阳校长和女老师钻进小树林,细节曝光,网友:这么舒服吗?

狮子星座的秘语
2023-06-06 00:52:19
赢球不兴奋:巴特勒平静走回更衣室 砍21+9难掩19中7低迷手感

赢球不兴奋:巴特勒平静走回更衣室 砍21+9难掩19中7低迷手感

厝边人侃体育
2023-06-05 10:41:42
飞机驾驶舱拍不雅照流出

飞机驾驶舱拍不雅照流出

中国民航人
2023-06-04 10:11:17
恒信查:今日晚间的上市公司重大利好利空消息(6.5)!

恒信查:今日晚间的上市公司重大利好利空消息(6.5)!

本猫刘小满
2023-06-05 19:35:34
风电的危害有多大?欧美眼中的“垃圾电”,中国为何加大建设力度

风电的危害有多大?欧美眼中的“垃圾电”,中国为何加大建设力度

Hi科普啦
2023-06-04 21:31:33
2023-06-06 01:36:49

头条要闻

美国前副总统彭斯启动2024总统竞选 对特朗普发起挑战

头条要闻

美国前副总统彭斯启动2024总统竞选 对特朗普发起挑战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女排缺头号球星仍4连胜不败 专家继续嘲讽朱婷:回来还有位置吗

娱乐要闻

周杰伦久违晒三胎 自侃是慌张的奶爸

科技要闻

苹果发布15英寸的MacBook Air 起售价1299美元

汽车要闻

小鹏G6将6月9日预售 10分钟充电300km

态度原创

亲子
家居
时尚
教育
本地

亲子要闻

不把光脚当回事,等到孩子走路的时候,一切都来不及了

家居要闻

蓝色点亮现代空间,简单又不失鲜活

他俩在红毯眉来眼去?被曝恋爱后首度同框

教育要闻

平均薪资超高的专业来了,报志愿或许用得上!

本地新闻

“颜色釉女王”邓希平:让历史的技艺重现光芒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