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不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全国人大代表、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校长高阿莉建议说,建立青少年近视防控国家层面协调机制已经迫在眉睫。比如,把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把“眼健康”纳入学生体质健康考核范围,将预防近视列入教育督导和学校绩效考核等。
现状:我国学生近视率居世界第一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应用,学生课业负担重等各种问题,青少年近视愈发严重。中国城市学生近视增至80%,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是中国人口总数的一半。国家卫健委2018年6月公布,全国小学生近视比例已达45.7%。
青少年近视率目前仍以每年约3.7%增长率递增,照此发展速度,中学生近视率逼近100%已经为期不远了!
学校顾不上,社区做不了,机构够不着。现行青少年近视防控体系存在着主体责任不明确、专业技术力量参与不足等问题。
高阿莉认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是一个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近视防控工作必须从源头控制,要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
建议:把“眼健康”纳入学生体质健康考核
如何把青少年儿童近视率降下去?高阿莉根据自身工作的经验,提出自己的建议。
1、把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健全预防近视的组织机构,成立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科学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管理等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依法推动近视防控措施全面落实。
2、将预防近视列入教育督导和学校绩效考核。
明确包括眼健康在内的学生体质健康具体考核奖励办法。把降低近视率作为创建文明学校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文明学校评选中应将学校的近视率作为一项重要考评指标,一旦超过近视率警戒线可一票否决,取消文明学校评选资格。
这一提议,将国家下达到政府的青少年近视率指标,进一步贯彻落实到学校,真正将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担子落到学校肩上。学校是近视的主战场,要想降低控制住居高不下的近视率,学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学生近视防控教室”,就是精准靶向校园近视防控的一项集成创新,能够帮助学校降低并控制住不断攀升的近视率。学生按班级建制,轮流到这间“教室”进行视力训练,能够实现近视率下降10%以上的良好效果。这间神秘的“教室”发挥重要作用的设备叫永康视力提升机,是国家发明专利产品,通过了科技成果评价。学生使用后,能够预防近视,提升视力,帮助学校达成近视防控指标。
关于“青少年近视防控”的话题热议不断,在校园近视高发、近视率不可控的今天,“学生近视防控教室”一直将呵护青少年眼健康、防控校园近视放在第一位,通过综合优化视力提升训练让青少年在学习的道路上有了贴心的“护眼卫士”。
(作者:张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