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供暖结束后在家穿棉衣 外出着单装)
本报讯(记者常淇)随着供暖的结束,人们又迎来一段室内比室外冷的日子。不少人在家中棉衣紧裹,出门却要脱掉外衣。年轻人在办公室里都“全副武装”,而有老人、小孩的家庭,更是翻出了电褥子、电暖气。
昨天一早,家住南郡天下小区的李先生被一阵急促的闹铃声叫醒。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心想今天一定很暖和。当他掀开被子的刹那,一股寒意袭来,迫使其连忙钻回被窝。供暖时,家中能达到二十多摄氏度。暖气停了后,室内温度骤降,令其倍感不适。走出家门,他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和煦的阳光照在脸上,暖意十足。看着街上人们轻便的薄衫,与自己厚重的棉袄相比,显得极不协调。最后,他一路抱着棉袄走到单位。“眼下,屋里、屋外的温差太大了,出门前还担心穿得不够多,出门后却又热得难受。”李先生抱怨道。
室内的温度低也给不少上班族增添了烦恼,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杨女士,上班期间披着厚厚的羽绒服,手中不停搓着暖水袋,还要将座椅上的小垫盖在腿上。另一名同事还将家里的“小太阳”带到单位,成为办公室最“抢手”的物件。
在世纪花园小区的墙角处,四五名老人并坐在长椅上闲聊。一名老人告诉记者:“屋里太冷了,还不如到外面晒晒太阳。”家住泰景山城的陈先生同样不愿宅在家里,推着老母亲外出,沐浴着阳光的温暖。“外面比屋里暖和多了,白天推着老人到附近的公园转转,等到饭点再回去。”中午时分,记者在单洞附近看到几个小伙子干脆穿上了半截袖。
春季天气多变,尤其早晚温差较大,白天还好,晚上在家的时光着实困扰着不少人,部分老人、儿童因此患上感冒。高先生说:“我小孙女已经打了3天针,刚见好,又淌鼻涕了,就是因家里的温度太低,就盼着这种天儿赶紧过去。”市民杜先生习惯晚上在客厅里看电视,这几晚,他都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还不断喝着热茶。“看天气预报,这个周末就升温了,再坚持几天吧。”他一边搓着手,一边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