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 全省开展普法活动148场 )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包晗)今年“3·15”是辽宁省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履职后迎来的第一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4月2日,记者从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为引导社会各界共同致力于消费维权建设,今年“3·15”期间,省市场监管局组织、实施了消费者普法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此次系列纪念宣传活动组织规模大、涉及范围广、取得成效显著。截止目前为止,辽宁省共计开展普法活动148场次,组织专题研讨座谈46场次,组织新闻发布或公开倡议活动34场次,开展大型现场活动184次,播放公益广告1121条,组织12315开放活动56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42.5万册(份),11万余人次的消费者和6000余家经营者参与到纪念宣传活动中。同时,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还开展了假冒伪劣商品集中销毁,保障放心消费环境。其中,省局共销毁假冒伪劣商品10.1万件,53.1吨,货值196.4万元。
为宣传2019年中国消费者协会“信用让消费更放心”消费维权年主题,倡导市场经济下的诚信经营和诚信消费,辽宁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政府相关部门,派员深入到社区、大型商场、村屯、校园和企业,围绕老年人、农民、学生、妇女儿童相关商品开展了普法宣传、讲解消费知识。活动受到了百姓们的热烈欢迎,收到了很好的普法、维权成效。其中,省市场监管局与沈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举办了百家企业培训讲座,并且在沈阳千盛百货和泰山社区发放了《老年人防范消费陷阱白皮书》。
省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系列活动,广大经营者诚信经营理念进一步提升,广大消费者的消费维权意识进一步提高,健康、有序、安全、和谐的消费环境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