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天我当班:打造为民服务品牌“窗口”)
每天,来白塔区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办事的群众总是络绎不绝,这里是集白塔区居民身份证办理、户籍办理、居住证办理、行政审批等事项于一体的综合性行政审批服务平台。
3月13日8时10分,市公安局白塔分局治安管理大队副大队长杜妍妍和记者提前到岗,换好警服,打开平台所有办事用的机器,填写公告栏、检查便民工具箱……窗口前已有居民排队,杜妍妍将一摞纸片交到记者手中说:“发给2号窗口前排队的居民,这是我们自己制作的,上面有业务种类和收费标准。”
白塔区行政服务中心共有6个公安窗口和一个照相室,2名民警,10名辅警在这里工作。杜妍妍作为负责人,主要工作就是负责处理“疑难杂症”和“替岗”。
坐在电脑前,杜妍妍要处理一位居民改姓的问题,杜妍妍拿出材料,让记者将身份证号码输入数据库查询。这名居民已到达婚龄,但却要改姓,按照相关规定,是不能更改的,但是居民有自己的隐情,杜妍妍打电话给相关部门咨询处理办法,并向上级作了汇报,最终处理结果还在等待中。
这时,录指纹窗口的辅警去处理紧急工作,为了不让群众等待,杜妍妍让记者去“替岗”。按照提示,记者边操作电脑,边告诉居民如何将手指放在机器上,“四个手指放一起,别翘起来。”“两个大拇指放一起按上去。”这是记者做这项工作时常说的两句话。
午间不休息,是白塔区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又一项便民举措,为了方便上班族和在校学生,民警、辅警轮换吃饭。
中午时分,照相室门前排队的居民有些多,这是在校学生利用午休时间来办理身份证。给居民照相看似简单,但是为了拍出居民满意的证件照,“摄影师”也得有些技术。记者在辅警谭智文的培训下,开始为学生拍照,“同学,你把领子翻下来。”“你的碎头发太多了,去抹点水。”照相时,记者不断让学生调整头的位置,抬一点头、靠右边一点,下巴收一收……一遍一遍重复着。
下午,白塔区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来办事的居民少了一些,杜妍妍带着记者外出上门服务,路上杜妍妍告诉记者,上门服务的对象是一名卧床老人,身份证丢失补办。
来到老人家中,老人的女儿说,母亲3个月前脑出血后陷入了昏迷,最近在办理报销手续时,发现老人的身份证找不到了,“平时都是我妈自己收着,这病来得突然,把家里翻遍了也没找到。”
杜妍妍和记者安装好办理身份证需要的机器,调试后,先对老人进行影像采集,然后是指纹采集。由于老人没有意识,手指在指纹机上没有力量,无法形成指纹,记者只好握着老人的手指,一个一个按压在指纹机上。临走时,老人的女儿对民警上门服务表示感谢,杜妍妍告诉她,“走‘绿色通道’办证,估计3天身份证就能下来。”
针对无法前来办理身份证的病人、老人和残疾人,民警根据群众预约,上门到家办理。2年来,共上门服务100余人次,及时满足了这些特殊人群的办证需求。白塔区行政服务中心公安窗口民警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温暖在窗口,满意在公安”的誓言,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