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年我市环保主要目标出炉 抓好7个方面重点工作)
本报记者 陆平 叶咏梅
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2019年,我市环保主要目标已确定:全市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到50%以上,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达到66.7%,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地下水质量不下降,近岸海域水质状况保持稳定。全市空气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1个百分点,PM2.5同比改善4个百分点。全市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6%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
各地区、各相关部门将抓好7方面重点工作:
1、进一步完善生态环保制度体系。抓紧制定出台“七大攻坚战”具体实施方案,围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及4个子方案逐项制定具体落实方案。
2、狠抓中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全市各级督察整改机构聚焦重点问题,充分发挥综合协调和督促检查作用,统筹推动整改工作,加强回访复查,杜绝问题反弹。
3、全力突破水污染防治难关。狠抓污染河流整治、狠抓饮用水水源地治理、狠抓渤海综合治理。
4、巩固大气污染防治成果。深入治理燃煤锅炉、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强汽车等移动源污染防治、突出扬尘综合治理、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与管控、加大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深化露天矿山综合整治、提高重污染天气应对能力。
5、推进土壤污染防治行动。推进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严格管控土壤环境风险、强化未污染土壤保护、加强污染源日常监管、有序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6、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实施厕所革命、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完成2013—2015年130个环境治理建制村验收工作。
7、严格环保源头把控。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2019年,全市上下将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以铁的决心、铁的纪律、铁的手腕,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力推进全市环境质量持续稳定好转,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资料片 记者田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