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将“中国爱耳日”确定为“国际爱耳日”。“关爱听力健康 落实国家救助制度”是今年的主题。
3月3日,沈阳儿童医院耳鼻喉科特为辽沈地区青少年儿童安排了爱耳日专题义诊,解决大家耳病难题!
活动时间: 3月3日(周日)上午8:00—11:30
活动地点:医院耳鼻喉科门诊
活动内容:1、免费义诊
2、耳内镜免费检查
3、中耳炎免费筛查
4、耵聍免费筛查
5、先天性耳疾病咨询,
沈阳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张新利说:“耳朵的功能主要是听觉和保持平衡,耳聋一旦形成,一般不可恢复,减少耳聋的发生关键在于预防和早期干预。目前沈阳市儿童耳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感冒成为诱发中耳炎等耳病的主要原因,家人应该多留意孩子的听力状况。
耳鼻喉科医师忠告一:“不要总挖耳屎呦”
掏耳朵过频了是不好的习惯,如果不小心会伤到耳道甚至耳膜的,很多人觉得掏耳朵很舒服,但是要注意频率,而且要使用棉棒掏,不能用太尖锐的东西。
耳鼻喉科医师忠告二:“少带耳机”
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耳机听音乐,这样时间长了对耳朵很不好。特别是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耳鼻喉科医师忠告三:“远离噪音”
有噪音时要捂住耳朵。当周围出现很大的噪音时,比如飞机起飞、放鞭炮等,要捂住耳朵,以免耳朵耳膜受到影响,时间长了会对耳朵造成一定损伤的。有噪音时要捂住耳朵。当周围出现很大的噪音时,比如飞机起飞、放鞭炮等,要捂住耳朵,以免耳朵耳膜受到影响,时间长了会对耳朵造成一定损伤的。
耳鼻喉科医师忠告四:“合理用药”
及时治疗耳病,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或反复发作的中耳炎,应积极上医院检查治疗,以控制病情的发展,这对今后的听力影响会少些。必要时还得听从医生的意见,做鼓膜修补手术。否则,经常反复感染、流脓,使耳中腔内的听小骨受到破坏,发生断裂、缺损等,将会严重影响儿童的听力。
耳朵给我们带来有声的世界,让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每个人都应该重视耳朵的护理,保护耳朵健康。
小科普:
宝宝耳朵不能随便掏
宝宝“耳屎”多了不用担心,因为多数时候会随着宝宝头部活动以及咀嚼运动脱出。“耳屎”学名耵聍,是耵聍腺产生的一种油脂分泌物,是保护耳朵的天然“防护墙”。如果缺乏它,一旦猛烈的声波直冲耳道,鼓膜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导致听力下降。此外,耵聍分泌的油脂还能抵挡入侵的小飞虫。
宝宝外耳道皮肤娇嫩,而且与软骨连接比较紧密,皮下组织少,血液循环差,家长掏耳朵过程中力度把握不好,容易引起外耳道损伤、感染,进而导致外耳道疖、发炎、溃烂,甚至造成耳朵疼痛难忍,影响张口和咀嚼。此外经常给孩子掏耳朵还容易使外耳道皮肤角质层肿胀、阻塞毛囊,利于细菌生长。宝宝外耳道如果长期受破坏,导致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聍腺分泌,“耳屎”会越来越多。另外长期掏耳朵慢性刺激还可能诱发外耳道乳头状瘤。
宝宝鼓膜非常薄,厚度仅约0.1毫米,比纸厚不了多少,如果掏耳朵时孩子乱动,稍不注意。耳勺就会伤及鼓膜甚至听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响孩子听力。
家长如果发现宝宝的耵聍过多、过大影响听力,婴幼儿经常抓耳现象,必须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擅自处理,否则就有可能是宝宝耳部受伤,造成严重后果。
我们耳鼻喉科洗耳中心主要工作就是小儿外耳道冲洗,外耳道冲洗主要用于耵聍栓塞、某些外耳道异物和外耳道炎外耳道湿疹分泌物多引起不适的患儿。
方法:耵聍栓塞者常用5%的碳酸钠溶液滴入外耳道15-30分钟先将耵聍软化后用温生理盐水(接近体温较少刺激)进行外耳道冲洗,反复冲洗至耵聍冲出为止,最后干棉签擦干外耳道。外耳道异物患儿直接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异物冲出为止。
耵聍栓塞:指在外耳道内的耵聍聚积过多,形成较硬的团块,阻塞于外耳道内。多见于外耳道各种刺激导致耵聍分泌过多形成耵聍栓塞;尘土杂物进入外耳道构成耵聍的核心,逐渐堆积形成耵聍栓塞;外耳道狭窄、瘢痕、各种异物等妨碍耵聍向外脱落形成耵聍栓塞;油性耵聍易形成耵聍栓塞。
外耳道异物多见于儿童,常为家长看护不当情况下玩耍时将各种小玩具和植物的种子塞入外耳道。如:塑料球,小装饰片,石子、黄豆等等;还有家长用棉签给孩子掏耳朵棉花落入外耳道;孩子睡觉时蟑螂爬入耳内,蚊虫、瓢虫误入外耳道内等。我们耳鼻喉科每年冲洗外耳道异物多达150余例,常见于3岁以下幼儿和学龄儿童。
小儿外耳道湿疹指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皮炎发生在外耳道内成为外耳道湿疹。
外耳道炎是外耳道皮肤或皮下组织的广泛的急性慢性炎症。常见原因:温度升高湿度过大,腺体分泌收到影响;外耳道洗头、洗澡游泳时进水;挖耳不慎损伤外耳道皮肤;异物擦伤外耳道等引起。
注意事项:
1、 平时注意耳部卫生,保持耳部的清洁干燥。洗澡、洗头、游泳后及时擦干。水如果进入外耳道长时间浸泡皮肤,角质层破坏微生物得以侵入;水进入耳道还可使耵聍集聚不易脱落,形成栓塞。
2、 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掏耳朵。反复掏耳朵刺激外耳道可导致耵聍分泌过多或损伤外耳道。如果发现有较大的耵聍应到医院处理,可以每半年或者1年带孩子医院检查一次有无耵聍栓塞。
3、 瘙痒常见于小儿湿疹。湿疹的小婴幼儿耳道痒无法表达常常表现为抓耳朵、晃脑袋等,如出现这种情况家长可带其到医院检查处理。
4、 孩子好奇心强,特别喜欢将小玩意放入耳道,鼻孔,所以平时一定让孩子远离小球状的玩具和豆类等,家长最好不要穿领口或衣服上有小装饰物的衣服(如小亮片或小珍珠等装饰)以免孩子随手取下玩弄,塞入外耳道。
5、 保持家里环境卫生,消灭蟑螂,夏天蚊虫多时做好保护,带帽子纱巾等。昆虫一旦入耳也不要惊慌,千万不要用耳勺掏,可滴入植物油使其被粘附不动,然后到医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