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获救灰鹤变“卧底” 携跟踪器监测族群)
获救灰鹤。聂永新供图
工作人员在给灰鹤安装跟踪器。
一只受伤“国宝”灰鹤在葫芦岛大地落难被好心人发现,警民联手及时救治近一个月后将其野外放飞。为了解记录灰鹤全家乃至其种群的踪迹,有关部门特意安装跟踪器监测其家族行踪。
昨日,葫芦岛市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协会副会长聂永新介绍,此次救治放飞大鸟前,野生动物保护人员首次为灰鹤安装卫星跟踪器,为今后更好地研究灰鹤家族的习性、迁徙路线、保护鸟和栖息地提出科学合理建议奠定基础。
前不久,塔山边防派出所接到群众求助电话,称在塔山乡一处田地里看到一只大鸟无法飞翔。民警立即赶到现场,发现一只落单大鸟爬在塔山高速服务区庄稼地里,浑身灰色,不知道是什么品种。大鸟翅膀受伤,无法飞起来,必须赶紧救助,否则凶多吉少。民警慢慢靠近大鸟把它抱起来,送到打渔山入海口湿地候鸟监测站。
经聂永新鉴定,这只折翅大鸟是灰鹤,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右侧翅膀尖部受伤。这只灰鹤体重较轻,分析可能是食物链不充足,在飞翔途中受伤后落单。救助人员给灰鹤消毒用药,并找来水和食物。连饿带渴的灰鹤立马大吃大喝起来,有了食物补给,灰鹤慢慢精神起来。25天后,受伤灰鹤已达到野外放飞要求,监测站工作人员准备在合适时机放飞,并想让它完成一个特殊使命——提供来打渔山栖息的灰鹤家族什么时间离开越冬地、什么时间到繁殖地、在迁徙过程中经历什么等信息。
2月1日,灰鹤突然不辞而别。工作人员定期在附近给投放玉米、谷子、花生和小鱼等食物,2月3日晚,灰鹤又踱了回来。
聂永新说,每年11月中下旬,成群的灰鹤会飞到打渔山入海口湿地栖息和觅食,3月中下旬离开。往年来打渔山栖息的灰鹤达七八十只,去冬今春,来栖息的灰鹤达六七百只,场景特别壮观,吸引不少摄影爱好者。
2月19日,有关部门将灰鹤野外放飞。放飞前,葫芦岛市自然资源局、野生动植物湿地保护协会与河北省唐山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站合作,为灰鹤安装了卫星跟踪器,通过跟踪器发出信号的方位和强度,可以确定大鸟的确切位置,获得其离开越冬地的日期和到达繁殖地的日期,具体迁徙路线以及在哪里停歇过等数据。结合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些保护物种喜欢哪种生活环境、躲避哪种生活环境,进而可以获得准确、翔实的参考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