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女孩被压车轮下 辽阳全城大救援 全城寻找绿衣英雄 她要亲口谢谢你)
一次普通的交通事故,却引发了一次感动全城的救援……
女孩被撞后,双腿被压车轮下,危难之际,辽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隔空指挥了一场救援……
透过监控大屏幕,指挥长王志宇指挥爱心市民推车救人,围拢过来的市民试图推车给遇险者抬出一丝生命的缝隙。
失败后,王志宇寻找千斤顶的一声令下,仅仅一分钟,撑起生命的千斤顶就送到了车前。
更有英雄市民钻进车下,独自一人操作千斤顶,将数吨的公交车顶起,伤者的双腿在车轮下被缓缓抬出之后,这个被刮破衣服的市民却不做任何声息的离开了。
在众人的帮助、救治下,遇险者晓玉(化名)的伤情渐渐好转,昨日,她通过本报感谢那些曾经对她伸出援手的人,她还有一个心愿,想找到那个钻进车底救她的男子,想当面对他说一声谢谢!
遇险女孩:他们过来告诉我“别害怕,别紧张”
距离2019年1月15日上午8时40分左右,发生在辽宁省辽阳市白塔区新运大街和武圣路交叉路口,数十人推车救女孩一事,已经20余日,昨日,当时遇险的女孩晓玉(化名)在医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也向记者回忆了当时的经过。
当天,晓玉是下午班,当天上午,她在事发地点逛街,8时40分左右,她经过新运大街和武圣路路口,却没想到,危险正在慢慢接近。
她回忆说,当时,她左右看过,在确认没有车经过的时候,进入十字路口一辆车从她右侧驶来,当时她感到自己的头部和腰部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在转了两圈之后,摔倒在地,而更加悲惨的是,她的双腿被压在车轮下面,丝毫动弹不得。
剧痛顺着双腿传遍全身,她试图从身下的衣兜里拿出电话,给自己的家人拨打电话求救,晓玉挣扎着拿出电话之后,给自己的家人拨打了第一个电话。
电话还没有说完的时候,晓玉注意到,围在自己身边的人越来越多了,剧痛再加上内心的恐惧,被压在车底的晓玉哭了起来。
“你别害怕,别紧张,我们都报警了,一会就能有人来救你……”围在晓玉身边的人七嘴八舌的开始安慰起她来。
当时,紧张的晓玉并没有听到广播喇叭里发出的声音,但是她看到,突然间,围观的人却都跑到公交车一侧,还有不少路过的人也都围拢过来,他们把双手按到车上,开始有节奏的推车。
而此时,急救车也赶到现场,急救人员第一时间和晓玉说话,询问晓玉受伤的部位和伤情。
在推了两三次之后,蹲在地上一直守护着晓玉的急救人员朝着大家和里面的监控摄像头摆手。
晓玉清晰的记得,一个带着红色帽子的男子拿来一个千斤顶,另外一名男子,将千斤顶送进车底,然后将车前部慢慢顶起……
随后,晓玉被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在车轮下拉了出来,送到辽阳市中心医院。
“当时,医院直接把我们收入住院了,很快就来专家给会诊了,那时候,人家医院的大夫、护士都没提钱的事……”晓玉的姑姑说,医院第一时间给晓玉开辟了绿色通道,她在医院接受了最及时的救治。
温暖开始:一场跨越时空的营救
辽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指挥长王志宇说,发生在2019年1月15日的那场为时9分钟的营救,是他从警多年以来,最难忘也是最感动的一次。
当天上午8时45分左右,他正在指挥中心值班,当指挥中心大屏幕切换到新运大街武圣路路口的时候,大屏幕上传来的一幕让他震惊了……
一辆20路公交车由北向南从武圣路向新运大街右转弯,却停在路边,乘客匆忙地从打开的前后门下车。
乘客并没有离开,而是全都集中在公交车的右前轮方向,随着镜头慢慢切入,右前轮下的目标越来越近,越来越大,王志宇发现,车轮下面竟然还有一个人。
王志宇在第一时间与急救中心和消防部门取得联系,争取在最快的时间对车下的女子进行施救,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流逝,王志宇生怕压在车下的晓玉会出现其他的意外情况。
他想到了事发交通岗有一处喇叭,指挥中心的麦克可以直接通过这个高音喇叭喊话。
王志宇说:“这个点对点系统,原本是用来纠正行人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的,却没想到,当时用到了救人上。”
在值班人员把点对点语音系统打开之后,王志宇对着喇叭喊道:“来来来,咱们一起加把劲,把车抬起来,把人救出来……”
王志宇一声喊之后,眼前的场景让他更加兴奋了,原本围在伤者附近的人,在公交车右侧分散开,无论男女老幼,纷纷把手按在车上,寻找能推车的着力点,周围路过的人听到之后,也聚集过来。
一下子,四五十人全在公交车右侧,“一二推,一二推……”
随着王志宇通过喇叭发出的号子声,推车的老百姓一起发力,但是公交车的自重太大,虽然大家齐心协力,但是公交车却只微微动了两下。
正在此时,急救中心的医护人员却朝着人群和路面的监控设施摆手,王志宇说:“人家是专业的,当时我估计就是怕造成二次伤害,必须听人家的。”
王志宇接着朝麦克喊:“谁车上有千斤顶,赶紧找一个千斤顶……”
王志宇回忆说:“当时有交警在附近疏导,一听我喊需要千斤顶,不少人跑着离开现场,也就一分钟之后,一个带着红帽子的人,拿来一个千斤顶。”
他说,当时千斤顶被送进车底,正在将车轮抬高的时候,还有不少路过的路人,跑跑颠颠的拿过来千斤顶。
最终,遇险女子被送上急救车,王志宇感慨说:“虽然隔着一块屏幕,但当时的感觉,就像我在现场一样,当时赶上早高峰,天气又特别冷,可是,当看到别人发生危难的时候,没有人看着不管,而是都想着出把力,想着能怎么把人救出来,这些人是辽阳人的形象代表,这些人身上的精神,才是辽阳精神。”
温暖持续:交警为遇险女子开辟生命通道
辽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白塔大队中队长袁理在2019年1月15日早正在路面执勤,事发时,正赶上早高峰,袁理和同伴正在进行早高峰的疏导,在接到指挥中心指令的时候,他和同伴第一时间驾车赶到现场。
袁理说:“当时群众推车救人已经结束了,正在使用千斤顶救人,而周围围观的群众特别多,我们的任务是,要给进行急救的人员开辟一个空间。”
他和同伴对围观人员进行劝离,清理开急救车前的一条通道,“听到喇叭里喊需要千斤顶,我也让同事去找来着,回来的时候,已经有人把千斤顶送进去了。”
在遇险女子被救出的第一时间,急救车前通往新运大街的路面上,已经是一片空地,遇险女子被抬上车,然后急救车开车前往医院,“整个过程,几乎没有一秒钟的耽搁。”
温暖支撑:红帽男子拿来千斤顶 支起一条生命
在2019年1月15日这次救援中,始终在屏幕中出现的一个带着红帽子的男子,格外引人注意,不仅仅因为帽子的颜色,还因为他在整个救援中所起到的作用,这名男子叫胡晓海,是附近一家卖牛羊肉的业主,他全程参与了救援,昨日,他也向记者回忆了当时的经过。
2019年1月15日上午8时40分,胡晓海和往常一样,站在路边的肉摊上,等待着顾客上门,突然一辆右转的20路公交车停下了,车上乘客纷纷走下车,胡晓海当时意识到:“可能出事了。”
他穿过十字路口,果然,一名女子压在右前轮下动弹不得,周围的人有的上前安慰,有的询问:“看看能动不?能出来不?”
大约一分钟左右,路边的大喇叭突然响了起来,胡晓海说:“喇叭里就说,让大家帮忙一起推车。”
胡晓海也忘了自己店里已经没有人看守,赤手空拳地和众人一起推车,可是推了两下之后,急救人员说:“这不行,别推了,车自重太大,人出不来不说,还容易再受伤。”
当喇叭里的声音说要用千斤顶的时候,胡晓海猛然间想到,自己拉肉的车上就有千斤顶……
他穿过一个路口,在车驾驶室里拿出千斤顶,然后又跑回到现场……
“我当时也不知道这个东西应该放在哪啊?有个小伙,他说他开过货车,他知道放在哪。他拿着千斤顶就钻到车底下了……”
胡晓海说,人救出来之后,这个小伙就走了,当时看他身上的羽绒服都刮破了,当时,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在受伤女子的身上,并没有人注意到这个钻车底下救人的英雄。
温暖抚慰:急救人员:没事 有我们在 你就放心吧
2019年1月15日上午8时40分,正在车上值班的辽阳市中心医院120指挥中心医生陈绍春,接到指挥中心的通知,在新运大街和武圣路路口发生车祸,让他们赶过去实施救援。
陈绍春和护士、司机、担架工一同驱车前往,因为医院距离案发地不远,所以很快他们就赶到现场。
还没有到达现场的时候,就听到事发地路口大喇叭里传来的声音……
当车停在事发车辆附近的时候,正赶上群众正要推车救人,陈绍春和往常一样,来到女子身边,先查看一下伤情。
“估计当时是疼痛,再加上害怕,她精神高度紧张。”陈绍春说,“我们就安慰她,你别害怕,也别紧张,没事,有我们在,肯定让你没事……”
女子的情绪慢慢缓解,但是,陈少春却看到了一个更严重的问题,群众推车试图救人,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车辆自重太大,推车拉开的那点空间,遇险女子的腿却没办法拿出来,而且这样推来推去,很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加重伤者的病情。
于是,他们朝着人群还有监控挥手,要求停止推车营救。
喇叭里说要用千斤顶,很多人就跑开了,最后一个带着红帽子的男子第一个拿来千斤顶,另外一个男子钻进车里,把车轮撬了起来,我们赶紧把受伤女子从车下拉了出来,送到急救车上。
温暖传递:医院开辟绿色通道 警方开启应急基金
昨日,辽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刘有玉接受了记者采访,他说:“在伤者入院的第一时间,我们就启动了绿色通道,首先,她使用的急救车,包括车上的医护、心电监护、吸氧都是免费的。”
在进入医院之后,没缴纳费用,辽阳市中心医院已经安排对伤者进行检查、会诊,包括准备启动应急资金。
辽阳市中心医院骨二科主任黄鹏向记者介绍了患者目前的情况,伤者晓玉入院的时候情况比较危重,在入院第一时间,多个科室进行了会诊,并且拿出了包括手术等多套治疗方案,但根据晓玉的伤情,最终院方决定,对晓玉进行保守治疗,目前20多天已经过去了,晓玉的伤情比较稳定,也有明显好转,未来可能需要进行植皮手术。
辽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白塔大队通过与伤者家属沟通了解到,救治费用及后续治疗费用过高,白塔交警大队第一时间与辽阳市交警支队事故大队沟通协调,第一时间启动了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帮助伤者家属减轻了一定经济负担同时也进一步保障了伤者得到更加完整和全面完善的救治资金基础。
温暖全城:寻找钻车救人的英雄
昨日,在医院接受救治的晓玉表示,要通过本报感谢那些在她危难之际伸出援手的人们,他更要感谢那个钻进车底,将撑起他生命的千斤顶放进车底的男子。
晓玉说:“当时知道有人钻到车底去了,我都不知道他去干什么,后来才知道,他救了我,要是不他把我救出来,我现在还不知道怎么样呢?”昨日,晓玉也明确表示,要找到这个钻进车底救他的男子,她想当面对他说一声谢谢。
综合各方面参与救援人士所表述的信息汇总,这名男士40岁左右,身高173厘米左右,身穿绿色羽绒服。
这名在救援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数十名辽阳人一道,在寒冷的冬天,用自己温暖的双手和臂膀温暖着整个城市的英雄,希望你能圆晓玉的梦想,讲出自己的故事,请拨打电话:024—9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