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抚顺爱心人士看望老兵送年货 听老人们讲述那段峥嵘岁月)
枪林弹雨的战争记忆在他们心中永生难忘,可歌可泣的生死经历让他们从容面对人生。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老兵。1月21日,《抚顺晚报》联合辽宁建联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民建东洲支部以及7家爱心医药企业,联合开展新春慰问活动,向东洲区章党镇8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老兵们送去了节日用品和美好祝福。
多方联合 为老兵送上诚挚祝福
8位老兵分布在章党镇各个村落,他们年龄最高者96岁,最小的83岁,为了表达对老兵们的崇敬之情,本次慰问活动,浙江维康药业携手中国红十字会提供了慰问金,建联医药采购了米面油、棉被,并为老兵们准备了大枣、木耳等年货礼包。本次活动还得到了多家爱心医药企业的大力支持,青岛双鲸药业有限公司、江苏万邦药业营销有限公司、江中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步长制药事业三部、宛西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爱心医药企业为8位老兵送去了蛋白质粉、常用药品、保健品等。本次活动,共计为老兵们送上了价值15000余元的慰问品,让这些当年保家卫国的战士们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对他们浓浓的关爱和祝福。
老兵杨万林今年84岁,现在跟儿子在一起生活,虽然战争年代已经过去,但老人仍然能清楚地记得自己入伍的年月日以及在哪一年参加了哪个战役和一些逝去战友的名字。老人说,他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缓朝战争,历经九死一生,如今赶上了和平年代过上好日子,他特别感谢党和祖国。临行时,杨万林老人向前去慰问的一行人挥手道别,最后向大家敬上了庄严的军礼。徐连成老人今年91岁,曾参加过解放战争,获得数枚勋章。追忆起意气风发的戎马生涯时,老人的眼神满是奕奕神采,足以让人感受到老兵身上尘封已久的骄傲与荣光。
少小入伍 离家归来已近花甲
马艳英是本次慰问活动惟一一名女兵。如今老人已经87高龄,与大儿子生活在一起,老人身体情况不佳,但面对众位爱心人士的慰问还是坚持坐了起来,与大家挥手致意打招呼。老人的儿媳说,公公婆婆是在部队相识成家的,公公是战士,战场上负责运送炮弹,婆婆是卫生员,负责救治伤员、包扎等。“公公和婆婆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公婆离开家时10几岁,1973年回到老家石门岭时已年近60岁。在此之前,公婆和孩子们一直生活在新疆建设兵团,后来公公思乡心切,便让婆婆带着两儿两女先行回家,自己到1973年才回到阔别数十年的故土,婆婆回到地方以后还担任了几年村里的妇女主任。”老人的儿媳说,“非常感谢爱心人士前来看望婆婆,婆婆不能表述自己的心情,但我能感觉到她内心的感动,我替婆婆谢谢大家!”
96岁卧床老兵用目光表达谢意
朱守信今年96岁,是慰问的8位老兵中年龄最长的一位,他1945年入伍。去年秋天,这个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大大小小10余个战役的老兵摔倒后就无法站起来。一行人到达老人家时,老人一直将目光朝向慰问人员的方向,仿佛诉说着感谢。朱守信的女儿说,父亲之前身体一直很硬朗,但在10月份时由于血压不稳摔倒了,从那之后就瘫痪在床了。虽然父亲不能说活,但心里什么都懂。“我前一天晚上跟他说,明天有爱心人士要来慰问,他就张着嘴,眼泪就从眼角流了下来。爸爸没倒下的时候,总给我们讲战场上的事,还告诉我们今天的好生活都是他那些死去战友用生命换来的,每次家里聚会,就会把他所有的勋章戴上,他说这是他一生最宝贵的记忆和财富。”朱守信的女儿说,“父亲立过一次大功一次小功,负伤3次,残疾等级二级,荣获勋章三次,腿上留有一大块取子弹时留下的伤疤。”
致敬那段峥嵘岁月
本次对老兵的关爱行动让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得到了净化和升华,从老兵的微笑和依依不舍中,一行人也收获了感动和无形的力量。建联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营运总监邵信民说,老兵们为捍卫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做出了很大的牺牲,他们虽然没有给儿孙留下丰厚的物质财富,然而,当我们重新追忆那段承载太多苦难的战争岁月时,他们可以让我们每个人重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老兵身上不屈的民族意志和勇于担当的崇高精神永远激励我们前行。
“打开尘封的记忆,重温昔日的往事,老兵们让我们得到了更多的启迪。记录历史的灾难,不是为了延续旧时的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也是为了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虽然战争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拿出老兵那种不曲的精神,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激流勇进,我们的勇往直前是对他们最好的慰籍。”步长制药事业三部地区经理高娜说,能够参加本次活动,她感到特别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