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社区卫生服务站患者猛增 医生护士忙不停)
记者黄铮
前天,古塔区幸福家园卫生服务站一开门就迎来了20多名患者,他们大多都是因感冒来打“吊瓶”的,医生与护士又开始了繁忙的一天。据卫生服务站负责人曾女士说,最近感冒病毒挺“厉害”,患者数量猛增,平时一天不到10名患者,现在一上午就要接待30多名。
记者走进卫生服务站,8个床位已经占满,周围的凳子和沙发上也都坐满了打“吊瓶”的患者。他们都是附近的居民,年龄层次不等。他们认为在家门口打针比较方便,也对这里的医疗水平很信任。张医生为新来的患者就诊,询问病情,观察病人身体状况,言谈间透露出彼此的熟悉。李护士则是忙于患者之间,配药、打针、换药、拔针,像是一只“陀螺”转个不停。
将近10点钟,一名小患者来这里就医。从进门开始,小朋友就表现得十分紧张,嘴里一直小声念叨着“不打针”,妈妈则轻声安慰着。妈妈告诉张医生,孩子发烧将近39℃,服药后一直未退烧。张医生拿压舌板观察孩子的喉咙,并用听诊器测听肺部呼吸,“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肺部应该没事,你拿体温计再给孩子测一下。”孩子依旧高烧不退,医生建议给孩子打针。这可吓坏了小朋友,哭闹着回家,并且在病床上来回打滚。孩子的静脉血管比较细,家长与护士相互配合才成功扎上。之后,孩子还嚷着回家。李护士没办法,变戏法似得给孩子拿出各种小玩具,这才让他安静下来。孩子妈妈告诉记者,她有个“头疼脑热”的,就愿意到这儿看病,很方便,而且服务也好,医生看病特别仔细,有耐心,孩子到这来我放心。
李护士告诉记者,最近卫生服务站从上午8点一直忙碌到晚上8点,12个小时的连续工作也让她有点吃不消了,就连午饭、晚餐也是吃得很仓促,“忙了能有一个月了,可能是吃饭不按时,最近胃有点‘闹意见’了。”张医生每天至少也要喝5大杯温水,她需要询问新患者的病情,再关心老患者的好转情况,嘴巴不停地与患者交流,“好了一批,又进来一批,患者最近确实多,小孩子们最好不要去人多拥挤的地方,注意多喝热水,家里多通风。”
晚上8点半,负责人曾女士还未吃晚饭,虽然全部患者都已离开了,她还需要换床单、被单,打扫房间卫生,最后给自己简单地煮了一碗方便面。她说“卫生服务站是治病的地方,一定要干净卫生,患者来了舒心,也可有效控制病毒的扩散,最近患者多,就更应该多注意,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患者早日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