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蒙式多元宝盒——让孩子在“玩”中发展多元智能)
“我家的孩子为什么就跟别人的孩子不一样呢?他怎么就这么淘气?他怎么就坐不住?就是想动?”
“我们家的孩子看见谁都不爱说话,也不爱打招呼,就回家跟我聊聊还可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如何在孩子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促进孩子的多元智能,成为各代教育学者关心的话题。直到“玩”成为了教育学者的研究对象。
需要均衡发展的多元智能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1983年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自然观察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内省智能。
每个人的智能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有的人语言智能特别高,而其他方面处于平均水平,有的人数学逻辑智能很高,但是运动智能低于平均水平。“从小认清自己的优势,并有针对性发展对于孩子的未来很有意义。”小哈津的杨东东老师表示。
一组宝盒对应一项智能
幼儿早期教育本质是“塑造脑”而不是“填塞脑”。“引导孩子灵活掌握64项核心技能相当于给孩子自我生存的工具,孩子以后也是利用这些核心概念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杨老师说。
为了均衡发展不同智能领域,新蒙式多元宝盒课程借助于6个领域下500组宝盒的学习,对孩子的8大智能和综合商数进行了全面的提升。做到由浅入深,重复出现,反复操作直到培养出相应的素养。
立体拼摆隶属于逻辑空间领域,在宝盒在操作时,幼儿需要通过观察、判断、推理将数块拼摆成目标形式,以此来完成题目的操作。
这个核心概念下的宝盒很好的锻炼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辨识力;每一次数块的拿取与拼摆都很好的锻炼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了智能商数(IQ)、判断力商数(JQ)及逻辑商数(LQ)。提高了幼儿的自然观察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及逻辑数学智能。
排序讲述,隶属于内省表达领域。操作宝盒时,幼儿需要根据所给场景,将相应的图片卡进行排序,而后经过观察、对比、联想、等在脑海中编织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以此来完成宝盒的操作。
这个核心概念下的宝盒很好的锻炼了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辨识力和判断能力。而后将相同的故事卡进行相应的排序,依据所排顺序构思故事情节。锻炼了幼儿的联想能力及推理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自然观察智能、内省智能及语言智能。
多元宝盒的十一个环节,每个都被标准化设计。按行动线的指示行走,正确摆放,收取学具,在指定区域穿脱操作服,培养孩子良好的规范意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哈津宝宝、太阳猪、月亮猫、星星狗4种卡通形象以及各种有趣的小学具件陪伴孩子的学习,让孩子边玩边学,通过自己的操作来获取经验、习得技能,很好地保护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科学测评,针对性培养各项技能
每学期末,每一名幼儿都要进行通关测评(通关测评报告书),通过测试结果以及专业的测试软件会为每一名幼儿打出一份科学的雷达图。直观看出每个孩子的强弱项。靠近外延的能力强一些,靠近轴心的能力相对弱一些。有了雷达图,家长与老师可以对孩子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达到提强补弱的效果。让教育更精准,更有方向性。
经过10年的市场验证,“新蒙式多元宝盒”课程依靠其高品质的特色教育及强大的品牌优势,在众多课程体系中脱颖而出。现在,是否有多元宝盒已经成为影响家长选园的因素之一。
“毕竟现在教育环境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还是需要孩子的童年教育更科学一点。”一位小哈津的家长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