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7岁外地男孩流落我市获救助)
17岁,正是生命之花含苞待放的大好年华,然而,17岁的锦州男孩儿在被我市救助管理站临时救助后,感慨称“活着没劲儿了”。
经了解,男孩父母离异,日前,他独自从锦州来到我市投奔母亲。
然而,当救助人员联系到其母亲时,对方却称,已经放弃这个孩子,不愿露面。
1月15日,锦州男孩小义(化名)被前进公安分局民警送至市救助管理站求助。救助人员注意到,虽然外面天气寒冷,小义却衣着单薄,看起来有些瘦小,并且性格内向,言语消极,对自己的家庭和身份信息总是避而不答。
救助人员经过一番耐心询问,终于从他的只言片语中了解到,小义的父母已经离异,他一直跟随父亲在锦州生活,户籍也在那边,他的母亲则在我市打工。小义称,前段时间,他偷偷离家从锦州步行来到我市寻找母亲,在母亲处短暂居住几天后,又独自离开,开始在我市到处流浪。
“他为什么来找母亲,又为什么离开,这些他都不肯说。”救助人员告诉记者说,1月15日当天,小义在我市一家网吧上网,因为没有身份证、没有钱,引起了网吧老板的注意,随后,向警方报了警。“我们问他,父母的联系方式,他不肯说,还说不想回家,想去外地打工,觉得活着没什么劲了。”
救助人员透露,从小义简单的言语中,可以感觉到他对于未来生活已经丧失了信心和向往,这让人不禁感到震惊与不解。虽然小义想要离开,但考虑到他还是未成年人,且以当下的情况离开救助站将存在危险,救助人员经劝说,将他暂时留在站内、由专人负责照料。
与此同时,救助人员通过大量信息查询,很快与小义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可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小义的母亲称已经放弃这个孩子,不愿露面。小义的父亲则表示,他会管儿子,但自己目前在外地,暂时回不来。
鉴于小义的特殊情况,救助站研究决定与小义户籍所在地救助部门联系,商讨解决办法。“不管他的家庭到底存在什么困难,保障孩子的安全和生活还是第一位的。”救助人员表示,不管在道德范畴还是法律方面,父母都有抚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这一点不应因双方婚姻关系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身为父母,除了要给孩子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外,还应做孩子的老师、朋友,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倾听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迷惑,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不管出于什么样的理由,都不应在他还不具备生存能力的时候,对他轻言放弃、疏于关怀和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