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抚顺刑警于恩龙能让视频画像说话】10年参与侦破各类现行案件300余起)
儿时的梦想,使他投入刑警岗位一干就是十二年;执着的追求,成就了他成为刑警战线上能让视频画像说话的“画语者”;上千小时的磨砺,练就了他在海量图侦影像中锁定目标的“火眼金睛”和战友眼中的“活地图”——他就是刚刚荣获了2018年辽宁省最美警察的新抚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于恩龙。
新抚分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于恩龙
初识视频勤钻研
最初接触视频侦查破案要从2009年的一起系列案件说起。7月23日,在新抚区站前解放路发生了一起骑摩托车抢夺路人金项链案件。可就在案发后一个星期内,新抚区竟然先后多次发生了同类案件。由于刚刚开始接触视频侦查,他每天在规定时间参与架网蹲守,其余的时间就是马不停蹄地在外面查看录像,下载录像,回到队里分秒必争地进行分析。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深感看录像真不是一件简单的差事。一看就是几个、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十个小时……很多次看着看着自己竟然睡着了,可醒来后,还得退回去重新看,因为他深知,只因一秒一帧的疏忽错过了一个有用的画面,所有人的劳动成果就都等于零。在这追查办案的一个月里,于恩龙记住了新抚、顺城、望花三个区安装的所有摄像头的位置和角度,总结出分析查看录像的技巧。9月4日下午4时许,在新抚区团市委交通岗附近又发生了一起飞车抢夺案件。于恩龙对嫌疑人和车辆追踪的过程中,在团市委交通岗和粮栈街的两个摄像头中发现了嫌疑人和嫌疑车辆的近景清晰图像,寻踪作案车辆,终在9月5日上午10时许,将刚出门的犯罪嫌疑人朱某抓获,历时1个半月在全市造成恶劣影响的“7·23”系列飞车抢夺案成功告破。于恩龙也因这一系列案件获得了刑警生涯中的第一个个人三等功。
于恩龙(左二)正在和同事研究嫌疑车辆轨迹
正是通过这起案件的成功侦破,在收获喜悦之时,于恩龙越发对视频侦查感兴趣,更看到了这一刑事技术的广阔前景,便下定决心非要干出个样子来,才算没白当一次刑警。他主动参加省公安厅各种视频侦查、情报研判、技侦等刑侦业务培训,学习先进经验,全方位提高业务技能。“串并案件、周边布控、连线追踪、时空锁定、大胆假设、信息关联”六大技战法日臻成熟,各种技巧和战法娴熟运用,为图侦破案打开了新天地,一起起重特大案件的侦破,更为他带来了“图侦专家”的美誉。
细微之处见真功
画面细节确定和甄别在视频侦查起到十分关键性作用。于恩龙正是利用他那一双练就的“鹰眼”让视频图像说话,使许多侦破渺茫的案件峰回路转。
2016年5月,我市发生一起跨省市抢劫、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极强,不带手机、换车、换装,当视频画面追踪到顺城区前甸镇的时候却就此中断了,能看到的最后一个画面显示嫌疑人脱掉了外套,叫了一辆三轮车后扬长而去。据三轮车司机提供的线索,嫌疑人要去新宾南杂木方向,其他一无所知,就此案件陷入僵局。于恩龙临危受命,他查看了所有和案件有关的监控录像,调取了通往南杂木地区以及章党高速出口的所有出城车辆的视频监控录像。一个穿白色短袖T恤坐在出租车副驾驶位置的男人被眼尖的于恩龙发现了,这个图像根本看不清脸,只能模糊的看到白色短袖上衣有一个黑色“PEAK”品牌商标。于恩龙又将嫌疑人出现的最后一个视频片段提取出来,最终确定了犯罪分子逃跑轨迹将嫌疑人成功抓获。又一起案件的侦破,始于于恩龙锐利的慧眼,甄别出细微的差别,为赢得案件侦破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于恩龙正在梳理疑难案件
合成作战巧破案
“要运用好视频侦查,不仅要掌握视频侦查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视频侦查的过程中能够熟练的将其与技侦、网侦、刑事科学技术、情报信息研判等侦查手段结合运用,就是要有侦查思维。这是于恩龙跟队里年轻警员常说的话,更是他以此鞭策自己的行为,使图侦成为合成作战的指挥中枢。
2015年7至8月间站前地区发生多起饭店拎包盗窃案件,民警连日架网蹲守却始终毫无收获。8月13日再次发案,于恩龙第一时间调取了案发现场录像。通过图像侦查发现,当日嫌疑人出现在某饭店门口的摄像头中,出门的时候吸了口烟便随手将烟头丢到了旁边的垃圾桶里。就是这么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于恩龙想到了用DNA比对。于是他又仔细地反复回看在饭店内的画面。经过细致观察发现嫌疑人在饭店内等候时,桌上的玻璃杯后面隐约放着一个金色烟盒,他把大队抽烟的警员找过来,一起确定这是什么品牌的香烟。当他确定是利群香烟的一种后,立刻来到案发饭店门口将垃圾桶中的所有烟头找出,比对出同款利群香烟的烟头带回大队。经过DNA的比对,竟然锁定了嫌疑人,成功将其抓获。
10年,于恩龙直接参与侦破的各类现行案件达300余起,相继侦破了有影响的大要案件、系列案件达30余起,为公安机关赢得了荣誉。他也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6次,受嘉奖10余次,先后被授予“优秀破案标兵”、市“雷锋式政法干警”、“五四奖章”、“警营雷锋”和辽宁省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向人民卫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