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辽沈工业“成绩单”优异 利润增速全国第二)
核心 提示
挖掘产业优势,打造和培育五大千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建立项目库,持续增加有效投资; 研究编制重点工业企业三年技术改造滚动计划……结合区域工业实际,沈阳市将通过“加减乘除”一起做,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过去的2018年,沈阳市工业“成绩单”优异,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报综合辽宁省统计局数据、辽宁省经信委数据、沈阳市统计局数据等多方数据报告,综合分析沈阳工业发展。
2018年
辽沈地区
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
1月至11月份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增长9.7%
增速排名全国第三位
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6%
增速排名全国第三位
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1.2%
增速排名全国第二位
年
2018
沈阳市
1月至11月份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7.0%
在全国位置靠前
装备制造业保持主体地位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68.5% 同比增长5.7%,低于沈阳市增速1.3个百分点 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占比49.8% 增长11.1%,高于沈阳市增速4.1个百分点
大中型企业保持稳定增长
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占比78.1%,增长6.2%
略低于沈阳市0.8个百分点
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占比21.9%,增长9.8%
重点产品增势较好,高技术产品快速增长
沈阳市重点关注的52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有34种产品产量正增长,增长面65.4%
水泥增长41.2%,大米增长36.1%,气体压缩机增长20.0%,纸制品增长19.8%,聚氯乙烯树脂增长15.3%,汽车增长1.0%,卷烟增长0.7%
新兴产品高技术产品增长较快,新能源汽车增长9.9倍,光缆增长15.5%,工业机器人增长20.6%
沈阳市工业投资小幅增长
2018年,辽沈地区加大绿色体系建设,沈阳新松机器人等6家企业入选第三批国家级绿色工厂;辽沈地区国家级绿色工厂总数达到15家,有42家企业被认证为省级绿色工厂。2018年1月至11月,产值5亿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545家,总量占全省规上工业的78.1%,产值同比增长22.9%。全省68种主要工业品中有36种产量保持增长。
同时,沈阳市对于固定资产的投资也逐步加大。1-11月份,沈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4%。其中,工业投资实现小幅增长。1-11月份,沈阳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0.5%,比1-10月提高1.7个百分点;占沈阳市投资比重17.7%,同比降低2.8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同比下降1.0%,占沈阳市比重11.8%,同比降低2.1个百分点。另外,基础设施投资持续较快增长。1-11月份,沈阳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3.6%。从基础设施投资投入领域看,主要投向公共设施管理业,占比32.8%,增长88.2%;道路运输业,占比31.2%,增长3.0%。民间投资保持活跃。1-11月份,沈阳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8.5%,增幅高于沈阳市2.1个百分点;占沈阳市投资比重61.1%,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
另外,1-11月份,沈阳市实现进出口总额900.4亿元,同比增长17.5%,增幅比1-10月提高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313.4亿元,增长10.1%;进口总额587亿元,增长21.9%。1-11月份,沈阳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1.4亿美元,同比增长34.1%。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杜梦雅/文
魏爽/制图
沈阳工业由『沈阳制造』转向『沈阳创造』
相关链接
通过实施科技计划,以创新驱动促进传统制造业加快升级,沈阳市实现了“沈阳制造”向“沈阳创造”转变、生产型制造向生产服务型制造转变。机床集团、沈鼓集团、特变沈变、北方重工等重点企业的高端产品占比均超过50%;机器人、航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持续快速增长。
2018年上半年,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
●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266户,同比增长9.9%
●生产高新技术产品种数313种,增长0.3%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实现两位数增长,为16.1%
比上年同期提高21.6个百分点;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
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4.8%,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增速呈逐季度上升的态势。
从企业规模看
2018年上半年,大、中、小、微型企业
生产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均保持较快增长
分别为14.1%、28.5%、29.4%和33.2%
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型企业的增速提高了10.8个百分点,中小型企业均由负转正增长,微型企业提高了33.1个百分点。从高技术产业看,2018年上半年,沈阳市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涉及的9个领域中有6个实现正增长,实现正增长的产业为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现代农业、现代交通、先进制造、航空航天和电子信息。(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