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葫芦当窝小鸟能吃能喝又能歇)
收养几百只鸟,有大有小,大的有池塘、有食槽可供饮食;小的工作人员也有办法,将成熟的大葫芦掏个洞,白天葫芦里放入水、食物等,晚上撤出,供小鸟吃住。
多数放飞
成立十余年来,葫芦岛市兴城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共收养七八百只野生动物,大型的有天鹅、丹顶鹤、苍鹰等;小型的有鸳鸯、山雀、百灵等。
据了解,收养的这些野生动物,都是身体有伤,经过工作人员精心医治及饲养,大部分康复,然后放归山林。
也有少部分野生动物,由于伤势较重,治疗时间较长。待康复后,失去了野外生存能力,一旦放飞,后果不堪设想。无奈之下,只能生活在该中心。
保持原样
无论是大型鸟类还是小型鸟类,在康复期间,依然保持野生习惯,为此,该中心让其生活、栖息在“有山有水有树林”的地方,外面罩一个大网。
大型鸟类漫步池塘,栖息在灌木、湿地上,悠然自得。小型鸟类不与它们“同笼”,也无法保持诸多野生习惯,例如飞翔、觅食等。为此,工作人员绞尽脑汁,力求让小型鸟类保持原有风貌。
1月7日上午,记者来到该中心看到,很多大型葫芦悬挂在树上。据工作人员介绍,此举正是它们创新的结果。
和谐共存
“将葫芦弄个正方形口子,里面放进俩小碟,一个盛水,一个装粮食,供小型鸟类吃喝。等到了晚上,再将俩碟子取出,让它们在里面过夜。”工作人员说。
一开始,小型鸟没摸着门道。后来有胆子大的鸟飞进去,吃饱喝足后,鸣叫着飞出来。其他鸟闻讯,纷纷飞进大葫芦里。久而久之,里面俨然成了它们的“家”。
据工作人员介绍,大葫芦成了鸟类的巢穴。下雨、下雪对它们没有任何伤害,隔三岔五清理里面的粪便,保持清洁。
如果有机会来到该中心,鸟语、振翅之声不绝于耳,工作人员给它们提供悉心服务的同时,绝不过多地打扰它们,真正体现了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存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