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捐遗志愿者今年有望 享受乘车等优惠)
沈阳市政协委员、沈阳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段阳。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张阿春 摄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张阿春 董丽娜报道 去年,沈阳有938人登记报名遗体捐献,同比增加近4成,捐遗成功110例。实现干细胞捐献7人,同比增长75%,全省排名第一。
昨日,沈阳市政协委员、沈阳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段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以上数据,她建议对遗体捐献进行立法,明确各机构责任和义务,并提高对捐遗志愿者的人文关怀。
沈阳捐遗登记志愿者
超5000人
段阳介绍,去年沈阳有938人登记报名遗体捐献,2013年以来,沈阳捐遗登记志愿者数量已超过5000人。2018年,沈阳市红十字会建成沈阳市市民捐献服务大厅,在全国红十字系统尚属首创。大厅自投入使用以来共接待市民来访1000余人次,遗体捐献志愿报名人数较去年同比增长了近4成。
此外,2018年,沈阳器官捐献志愿报名460人,眼组织捐献志愿报名454人;实现遗体捐献110例,眼组织捐献4例。全年献血人数约9000人,献血量近180万毫升,献血量与去年同比增加大约2成,献血人数增加1成。造血干细胞采样入库超400人,实现干细胞成功配型、移植7人,同比增长75%,占全省实现捐献量的36%,全省排名第一。
捐遗志愿者
有望享受乘车等优惠
“我们现在已经和几条公交线路的负责人达成意向,今年有望让捐遗志愿者享受乘车优惠。很多志愿者都是普通老百姓,其中年轻的只有十几岁,年长的有八九十岁,他们同意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后捐献出遗体,那他们活在世上的时候也应该得到更多的尊重和关爱。”段阳说。
段阳建议对遗体捐献进行立法,制定出台关于遗体捐献的相关条例,明确各机构在遗体捐赠各阶段的责任和义务,对各个环节、流程进行规范。
在提高捐遗志愿者的人文关怀方面,段阳建议有条件的医院、公园、公交等公共场馆都可以向志愿者提供一些优惠和福利。
三无老人 空巢老人
或免费享受智慧养老服务
2018年,沈阳市红十字会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与某科技公司签订智慧养老服务协议,建立了集应急救护、健康管理、生活服务和精神慰藉一体的智慧养老模式。
本月,市红十字会将在于洪、皇姑、大东、辽中区率先试点。段阳称,市红十字会主要的关注对象是最易受损人群,本次试点中也主要针对三无老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等弱势群体。据介绍,这种智慧养老模式主要依靠一种智能腕表设备,当老人出现紧急健康问题可实现一键呼救,并能随时关注身体健康指标、提供人工生活服务和情感沟通服务等。段阳称,未来,沈阳市红十字会将依靠社会力量,对所有社区的三无老人、空巢老人、失独老人进行免费的智慧养老服务。
此外,沈阳红十字会与东北航协、上海金汇通航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初步形成空中应急救援体系。今后将在自然灾害应急救援、人体移植器官转运、公共安全事故处置、急危重患救治转运,以及社会人道救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