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治“熊孩子”爱与规则都得有 )
本报讯(华商晨报记者 杨晓明)最近,一名网友自曝在家中收拾熊孩子的经历:亲戚家来串门的四年级、身高1米4、体重120多斤的熊孩子猛推孕妇。当被问及为什么这样做,熊孩子不以为意地说:“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流产。”
这名女网友于是左手拖把、右手擀面杖,将熊孩子从餐厅打到客厅,最后踹出了家门。
女网友的做法引来不少网友疯狂转发和点赞,大家都直呼看了“太解气”。也有网友表示,惩罚孩子是应该的,但是惩罚不是虐待,不能损伤孩子的安全感。
■事件回顾
120多斤熊孩子猛推孕妇
“想看看她会不会流产”
昨日,记者在网上看到一则关于熊孩子的帖子。女网友目睹来串门的小学四年级、身高1.4米、体重120多斤的熊孩子猛推怀孕的嫂子。当时女网友的嫂子大喊一声,直接朝前方倒过去,幸好女网友正在不远处,马上过去以双膝跪地的姿态架住了她。所幸孕妇没有什么危险。
一家人都目睹了现场,女网友的母亲质问熊孩子为什么推人,熊孩子满不在乎:“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也流产。”女网友听到这话当场爆发,将熊孩子一顿暴打……
帖子中说:事后,熊孩子一见到女网友就躲得远远的。而熊孩子被狠狠修理后,女网友的姑姑——熊孩子的奶奶则抱怨:把孩子的背都打肿了,膝盖也青了,“事情已经发生了,就不要再去伤害孩子了,他还是个孩子啊!”
对于这则帖子,很多网友表态:就是因为有些家人不作为,甚至是溺爱,才让熊孩子有了继续作恶的底气。多数网友都表示“太解气”“看着就很爽”“这孩子太该打了”……
但也有网友表示,熊孩子的养成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其背后一定是有个“熊大人”,“惩罚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但不一定要用打骂方式来惩罚。”
■家长感受
对待熊孩子 多数会吼叫、打骂
其实,熊孩子作恶不一定都达严重地步,有时也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看到别人手里的玩具,耍赖撒泼地非要得到;因为不让其玩游戏,连划小区29辆私家车;随地大小便,甚至故意对着电梯按钮撒尿……
昨日,记者针对“熊孩子”事件采访了沈阳一些家长。大多数家长表示,孩子不听话时会本能地发脾气,有的会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打骂。
一位孩子上幼儿园的家长困惑地说:“我也有教育意识,但往往遇到现实场景,真是HOLD不住。”
有的家长说,有时候分不清教育的边界,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家长陈南辉:我家孩子上幼儿园天天都要穿裙子,不让穿就坐地打滚,我纠结究竟是满足她的自我意识啊,还是应该拒绝她的任性啊。拗不过她,我就发脾气,孩子几乎天天都是哭着鼻子上学。
家长唐茂源:这种事情,多数家长如果在现场都会非常生气,打骂是本能,恨不得踢两脚。棍棒底下出人才。
还有的家长表示,明知打骂或者吼叫孩子不对,但“真心控制不住呀。”
家长刘先生:如果遇到孩子不听话的小事,最开始还能沉住气好好说,第二遍要是还不听,那就不能淡定。她妈更厉害,总对孩子大吼大叫。咱家邻居都问我,你家孩子有多不听话,感觉你们两口子总说孩子呢。
采访中,也有家长表示从来不打骂孩子,遇到不听话时会顺着他的想法,然后再一步步让孩子听话。不过,这需要强大的心力。
家长高寒:孩子特别特别淘气,总是静不下来,但我不能更强势压制他。我发现,有时候让他释放过后,就能很顺从地听话了。
看看网友都怎么治熊孩子
网友“million赵”:做作业法。一堆卷纸铺在沙发上,不做到90分就不能得到wifi密码。
网友“中毒咖啡依赖者”:熊孩子来之前都会和家里人说好,不许某某进我房间。从此不管我在家还是不在家,房门上锁还是不上锁,我弟都会自觉地把熊孩子带着远离我房间。
网友:我对熊孩子零容忍。有次吃饭,亲戚的孙子莫名其妙拿食物扔我,他爷爷不仅不制止,还说我不懂事跟孩子计较。我当场就抄盘子砸他,手边有什么砸什么,谁拦也不好使。砸到他哭到整场饭局不敢抬头看我。
网友“锥子脸的猫”:之前看到过一个牛人写的:熊孩子故意把可乐倒在钢琴键盘上,熊孩子妈说:她也是好心帮你洗钢琴。然后此牛人狠狠表扬了这个熊孩子。终于有一天,熊孩子在琴行把一架超级贵的钢琴给“洗”了,这下看熊孩子妈该怎么办。据新消息报
■专家建议
有效惩罚 可以拿走孩子想要的
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陈思,对于纠正“熊孩子”的不良行为,提出过以下方法,家长可以参考:
第一,家长教育孩子,应该制定一个双方认可的规则,保证规则的一致性。在执行过程中,要温柔而坚定。也就是说,给孩子爱的同时还要制定相应规则,如果违反规则要受到惩罚。这样的孩子在成长中才是幸福指数最高的。每次孩子做了同一件事,如果你认为是需要纠正的,那么惩罚的内容和强度必须始终如一。如果因为心情而定,而不是按规则办事,那么就没办法让孩子改正自己的行为。
第二,当家长提出希望,并且孩子朝着希望的方向改变时,家长要及时称赞。被成人的赞扬强化,孩子就会一直努力下去,孩子的错误就会彻底改正。
另外,惩罚孩子也要讲究方法,惩罚不是打骂,而是要使用有效的惩罚,同时不能损伤孩子的安全感。
1.让孩子自食其果。假如孩子不愿意按时吃饭,那就不逼着他吃,也不给他其他食物,饿上一两顿,孩子就会主动坐在餐桌边了。
2.拿走孩子想要的东西。假如孩子喜欢吃零食,那他犯错之后就不再买给他吃。重点在于,不让孩子得到想要的,但不要强加给他不想要的,比如暴力和体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