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华商晨报主任记者 刘桐)日前,营口市政府副秘书长、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东正式对外发布:国务院批复在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口片区设立营口综合保税区的消息,标志着百年港城营口跨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代。
据介绍,此前,东北三省综合保税区共有三家,分别为:2009年批复的黑龙江绥芬河综合保税区、2011年批复的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和2011年批复的沈阳综合保税区。沈阳综合保税区是沈阳关区第一家综合保税区,也是辽宁省第一家。营口综合保税区则是截至目前大连关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综合保税区。
据了解,营口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1.85平方公里,四至范围为:东至静海路,南至新海大街,西至听海路,北至新联大街。综合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具有保税功能和政策优惠、由海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的海关特殊监管区。综合保税区有“进口保税、出口退税、区内货物自由流动”的“自由港”特点,是我国目前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集中、功能最齐全、手续最便捷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享受税收、贸易管制、保税监管和外汇管理四大方面的优惠政策。综合保税区的主要功能有,可以面向境内外,开展保税运输物流及仓储、进出口贸易、采购分销及配送、加工制造、展示展销、检测维修、研发设计、跨境租赁、国际结算、金融和信息服务等多方面的经营业务,具备口岸通关的便利条件。
营口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将对营口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将对辽宁和整个东北亚地区的资源深加工、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以及新型业态的形成产生拉动作用;将对我国“一带一路”建设、沿海开放,乃至国家整体开放战略的推进带来深远影响。
依据港口城市的特点,营口综合保税区充分发挥路、铁、海、空交通便捷,海铁联运口岸已具规模等优势,将加大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等牵动性项目的引进,有针对性地重点发展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保税加工、特色金融、现代服务五大产业,逐步形成营口面向东北亚及远东地区对外开放的国际舞台。
目前,《营口综合保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布局已基本确定。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验收标准要求,正在推进基础运营设施建设,计划投资5.4亿元左右,其中工程建设投资3.2亿元。2018年,营口综合保税区至营口港作业区的铁路专用线业务将全面开工建设,全长约44公里。目前,综合保税区的规划建设准备工作已结束,综合服务楼、查验监管库、卡口等桩基础工程已开工建设。工程计划今年6月末完工,力争10月1日完成国家十部委联合验收后实现封关运行。